2008.2.24 Last Update :2008.5.23
這是一個告訴大家千萬不可虐待動物(含人類)的故事(誤超大)。
很少涉入熱門時段的Production I.G不知為何突然想不開,接日昇社「種命」留下的週六六點檔時段,變出《Blood+》這部動畫?這是二〇〇五年日本動畫界的大謎團之一(開玩笑當然是為了錢啊)。平心而論這部戲不算太難看,但要求它有Production I.G深夜檔的創新與故事內涵顯然不可能。雖說我是在準備考研的二十四歲冬天被這部娛樂到才會下筆寫評論……啊,趁我還沒開始語無倫次之前,趕快說說對本片基礎設定的愚蠢分析吧:(有人願意賞個光讀完嗎?)
日本動漫中吸血鬼的故事,除開那些惡搞的、輕鬆的、喜劇的,大概可以從荻尾望都的《波族傳奇》說起,《吸血姬美夕》比較偏向這個傳統,將永生的悲哀和人類自身罪衍當作主題;而《Blood+》並不走上面那個路線──君不見小夜從沒有「活膩了」──將主軸放在「吸血鬼獵人」倒與輕小說《吸血鬼獵人D》、《聖魔之血》有重合之處。《Blood+》在吸血鬼這個題材並沒有太大創意。基本上,吸血鬼獵人總流著吸血鬼的血液,然後動不動來個手足相殘──任何事物不過是一體兩面,東方人總愛這種設定。
討厭看少女漫畫卻喜歡《Blood+》的部分男性動漫迷注意了!整體而言,《Blood+》的人物關係是比較偏少女向的:可說和由貴香織里的《天使禁獵區》異曲同工──小夜和歌姬姊妹鬩牆不就像亞蕾克與羅潔愛兒?而哈吉(ハジ)對小夜百年如一日、伴隨著巨大情感的的追隨,何嘗不是亞蕾克與路西法這對「女王──下僕」的翻版?就連最後哈吉犧牲自己讓小夜先逃,也和路西法與創世神同歸於盡態度如出一轍。還有,最終話凱(カイ)說小夜是要讓大家都幸福……喂,這不是欠揍的無道剎那的名台詞嗎?
系列構成、導演一手包的藤咲淳一啊,你就坦白招了吧:「我是少女漫畫迷!」
這裡我不是要說《Blood+》讓全世界的人都說日語這問題,畢竟日本就連歐美電影引進也都配日語,且日本動畫非常依賴專業聲優的表現,有此侷限性也不奇怪,再說批這個不如去批成本更多的好萊塢讓溥儀講英文這事(真該聽聽他們在《末代皇帝》是怎麼翻「萬歲」的)。
《Blood+》的場景橫跨東亞、歐洲和北美,製作單位相當用心呈現出各個城市的風景,這點就不能不稱讚了。雖然說再現現實世界(而非奇幻世界)的城市本就是Production I.G的強項──看看《お伽草子》、《Chevalier》吧,明明沒有《Renaissance》(2004)、《Anastasia》(1997)這種成本,卻也夠讓觀眾滿足了──故事踏入沖繩、越南這些前此較少出現在動畫中的地方,就是《Blood+》最大的創意。
▲ 簡而言之,Blood+就是一群吸血鬼與人類的恩恩怨怨。
《Blood+》是長達五十集的「年番」(日本新上檔動畫是一週播一集,扣掉新年特別節目什麼的,五十集剛好播一年),年番的優勢就是擺黃金時段收視容易,且由於篇幅長有更多時間鋪排人物;但年番也有一定程度的困擾──什麼困擾?就像長篇小說和長篇漫畫,一旦作者/製作群控制能力不足,整部作品就會愈來愈暴走(離題、作畫崩壞),最後只好草草收尾!
《Blood+》亦不能免俗地出現長篇動畫的通病:主角會隨劇情需要忽強忽弱;且後半期作畫嚴重變形。但這部片至少有一點不錯:
凱的成長──從沖繩篇沒事找事的熱血笨蛋、俄羅斯篇毫無長進只會叫囂的少年、法國篇為了弟弟讓小夜做出痛苦選擇的小孩,到美國篇脫胎換骨獨當一面,最後撫養姪女以結束整個悲劇……相較於女主角性情的原地打轉甚或幼稚化,可說導演與編劇在凱這個人物上下了最多心血,也最能讓觀眾感受到他的轉變。
是什麼讓《Blood+》能玩五十集?
與日本動畫中許多奇幻中、長篇一樣,是許許多多未解的謎團!
不同於原初電影版以流暢的動作戲取勝,《Blood+》一開始沖繩的高中生活如《海潮之聲》(海がきこえる)一樣平靜,為其後揭發小夜真實身分營造了巨大的反差;電視劇最重要的是每集結束都要以更多的懸念吊人胃口,《Blood+》前二十集在這點上非常成功──為了塑造「謎團重重」的氛圍,前兩集甚至除了片尾工作人員名單沒透露男主角叫什麼名字。
但在第十三集(越南叢林)、第十七集(俄羅斯村莊)斷斷續續透露的過去,到了二十二集(動物園)、二十九集(日記)真相大白後,卻令人覺得這條線索然無味。日本動漫畫的「解謎派」──如《新世紀福音戰士》、《RahXephon》、《天使禁獵區》──多半由龐大的世界觀支撐,但《Blood+》的「謎底」沒有廣闊場景(動物園光跟《RahXephon》殼裡的東京比就不夠看)或神話內涵為基底,光憑姊妹間的愛恨以「世界佈局」來說相對薄弱──簡而言之這就是人類虐待動物(歌姬)但卻遭到反撲的故事。
且就「擬人生物與人類共存」可能性而言,前半著重於驚悚部分,「人情」層面又太過灑狗血、一廂情願(比如里克リク的死和西夫シフ的短暫生命),害在下都想叫導演讀讀清水玲子的《蝴蝶》了(話說回來MadHouse挑《秘密》改編動畫本身就非常奇怪,演兩季無論《月の子》或《輝夜姬》都較為合適,再不把《蝴蝶》改編成《怪~Ayakashi~》那種實驗性短篇不是更好)。後半段除了男女主角的「約定」(第四十六集),最有趣的「謎」反而是「納森(ネイサン)可能是小夜母親騎士」這點(第四十八集)。
▲ Blood+中重要的人類角色,可說他們改變了女主角的生存方式。
《Blood+》比少女漫畫還吸引女性觀眾的大概就是這個連楊過都比不上的倒楣癡情男主角(楊過才等十六年,哈吉等了幾年?此外《Blood+》眾男角中,凱行為很少年漫,索羅門ソォモン光看第四十三集也可明白這型在少女漫是很普遍的男二)──
哈吉應該可以榮膺動畫史上最可憐的男主角,幾乎每集都可以聽到他被穿心的慘叫。說了好幾次「小夜是我的一切」,所有重要台詞也都離不開小夜的沈默男哈吉,從被一片麵包釣入這個故事(這是第四十九集某大哥證實的),無可選擇的成為小夜的童養媳(光源式計畫!)起便相當倒楣,成為Chevalier之後更是成天幫女王檔劍,到了拍大頭貼卻被踢在外面(自動打混機大人語)。最近很少出現觀眾這麼期待跟女主角修成正果的動畫男主角了(他算是比較難難讓人腐的類型,這裡面沒什麼可跟他配的男性),雖然我覺得同情成分很大。
我說小夜啊,你的邏輯真的有點怪呢。雖然第二十二集以血補血的邏輯就夠神奇,不過那是故事基本設定範圍不必追究。最怪的是第四十集跟下僕說「如果我不把你變成Chevalier就不會這樣了」……這不就意味小夜覺得他在一八八三年就直接去領便當會比較好?不行啊小夜,這樣他連最後一集的福利都沒了,不是更可憐嗎?觀眾恐怕會抗議喔。
話說回來,我還真的滿吃「女王──下僕」這套的,雖然哈吉沒有叫小夜「大小姐」(お嬢様)或「公主」(姫さん),不過他的行為真是比下僕還下僕!(四十二集在長椅上還故意坐得離小夜這麼遠)雖然支持「小夜×哈吉」的粉絲一直不太喜歡凱,凱還是有存在必要,試想最後一集他要是沒有給哈吉修正拳,小夜哈吉恐怕會演變成還沒修成正果就先殉情的局面。
有人本片說精彩之處就在結局──夜晚沖繩海面的波光,「晚安,小夜」(お休み、小夜),那朵繫著藍絲帶的玫瑰……氣氛十足,簡直可讓人原諒草草結束的終戰。
可以預見下次小夜醒來時,兩個姪女已經長大了,她們成長過程中應該也有如第四支ED中手牽手過馬路的情景吧──在凱的努力下,下個世代翼手女王的故事應該是和樂的,小夜也終於能帶著哈吉進行不需要戰鬥的世界之旅。
♦血戰資料♦
♦血戰感想♦
♦血戰同人♦
(繪)
(人形、模型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