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〇年代之後,隨著電視在全球普及,東亞本土電視劇也慢慢興起。雖然有不少人認為看電視是浪費生命,卻很難否認電視劇是這是上大多數人打發時間、逃避現實的出口,甚至是生命中最大的安慰。而收視習慣的變遷流轉也就像表演工作坊舞台劇《陪我看電視》(2010)中那樣,反映了二十世紀後半葉的社會變遷。篇幅遠比電影長的電視劇,構築了一個與一般人生活之處不同的世界,猶如幻夢。
生於八〇年代之後的我們,從小就是電視兒童。有人喜歡時裝劇,藉此體驗自己無法觸及的其他專業生活;我偏好古裝劇,總想看過去的人怎麼活。然而二十五歲之後,我成了一個半調子歷史人,對華語古裝劇的意見也愈來愈多。因此,這篇寫了許久的文章,從推薦片單一變而為批評文。
我並不是媒體專業,且有許多在知識框架下的偏見。不過大家既然來到此地,就姑且聽聽我要說的吧,就算是廢話也好。
古裝劇所呈現的畫面,透過小螢幕反覆播送,往往建構了大眾對某個時代的印象。然而,有人要問:那反映了多少真實?
英國史家彼得.柏克(Peter Burke,1937-)曾言,若要找出細節較可信的西洋古裝電影,大約只能在以十八世紀之後為背景的裡面找。東方電影亦然──
應當沒有人會認為韓國的電視劇《太王四神記》(태왕사신기,2007)或《海神》(해신,2004)、《善德女王》(선덕여왕,2009)所呈現的俱為史實。事實上,莫說朝鮮這些神話或古早人物要演繹成電視劇只有靠虛構,留下較多文字紀錄、華人感到親切萬分的唐代,許多電視劇依舊是百分之九十戲說再加十分史實。就連找來歷史學者編劇背書的《貞觀之治》(2006-),也難免遭部分觀眾批評做得不夠。
細節與劇情推進方面,較能反映史實的古裝劇,在中國,時代背景應當設置在明中葉之後;在日本,是幕府成立後;在韓國,恐怕是李朝中期以後。但戲劇講究的其實不是真實──中國傳統那些講歷史的戲碼,比如《三國演義》離真正的三國歷史有一大段距離,是人盡皆知的事實。一方面為吸引觀眾,劇情必須設置高潮與懸念;另一方面,誠如義大利學者克羅齊(Benedetto Croce,1866-1952)所言: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
古裝劇不僅對我們展現過去的樣貌,其實也反映我們對過去的想像——自然,其中也蘊含當代的觀點。在觀念上,我們必須學著接受影劇已非史料(或者原作),而是嶄新的作品;於技術上,我們必須知道影劇亦不可能「完全再現」歷史,那麼我們還能要求什麼?
作為一個觀眾,我的請求很簡單:還是有一些小事不能打馬虎眼的。
或許是華語圈編劇地位低落,又或許是華語圈影劇也講快速績效,往往對一些可以很輕易達成的小細節張冠李戴。比如說,上圖右《大明宮詞》(臺灣劇名:太平公主,1999)定裝照使得線裝書提早在盛唐登場就算了,《大漢天子》(2001)才令人拍案叫絕——楷書在西漢就出現了,真是「好進步」啊!
古代的裝幀與書體常被忽略,而近代才有物產亦常常「提早出現」,比如上圖左的《楊門女將:女兒當自強》(2001-),時代是北宋,但女主角(之一)穆桂英,有台詞說她可不是市集上賣不出去的西紅柿——乖乖,西紅柿就是番茄,而番茄的原產地可是南美洲……好歹也要明代才會傳到中國吧?
嫌我舉的例子太舊?不夠「正劇」?瞧瞧上面的《水滸傳》(2011-)劇照,這片段是在玉米田拍的——玉米的原產地跟番茄一樣是美洲啊!所以明清才有的東西,又提早跑到宋代了。我當然能理解劇組想拍個漂亮的場景,但是中國那麼大,可不會只有玉米田吧?找個麥田、高粱田或稻田有那麼難嗎?
按照彼得.柏克的理論,我們會以為近代史料多了,離我們的生活也比較近,應該狀況好些,不過……
咱們臺灣自己拍的電視劇《歌謠風華—初聲》(2011-),以三〇年代臺灣民謠興起為主軸,立意甚佳,劇情也算流暢,但小處卻有些馬虎:
為了要呈現那個「跳舞時代」,劇中有許多社交舞場面,而劇組讓部分臨時演員穿和服跳華爾滋跟圓舞曲……呃諸位知道和服女子有多難跳滑步嗎?再者,這部旗袍都給中老年人穿,彷彿是將旗袍當作「民族服飾」,事實上旗袍可是當時的「流行服飾」啊,穿旗袍的應當是辣妹們。此外,女主角純純是閩南人,依常理她要求平安怎會捨廟宇去神社?況且去神社就算了,還拜錯殿——女主角禮拜之處乃是神社的「本殿」,然而實際上本殿是神體所在,不是想拜就能拜,參拜時應該是在外面的「拜殿」(話說本劇取景的桃園神社拜殿也還完好,應當不是無法拍攝吧)。以上幾個疏漏,都無關乎成本,而關乎用心。
華語古裝劇除了細節上的馬虎之外,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題材狹隘。除了武俠、宮廷鬥爭,往後古裝劇還能如何開發呢?
《詩經》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們先看看鄰近的日本吧,橫掃日本國內各大獎項並順利輸出國外的電視劇《仁醫》(JIN-仁,2009、2011),乍看之下是再普通不過的穿越劇,然這部電視劇的原作是村上紀香的漫畫,身為主角並不是來展現自己多有英才、多能改變歷史,而是做為鏡子映照所處時地的美惡。他身處離近代科技遠得很的幕末,卻看見人們無論在何等逆境之中,總有面對一切生存下去的勇氣。這樣的人文基調,再搭上細膩的製作與重量級演員的表演,無怪乎這部劇能成為經典了。
近期中國大陸對穿越劇下了禁令,但就《仁醫》的成就看來,「穿越」根本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利用這種橋段,要怎麼不為橋段所囿,而認真想想「假如穿越不只是穿越而已」,會如何?重點還是在於人文內容與考究細節啊。
日本的古裝影劇,不少細節都很精緻,改編自沖方丁小說的天文學主題電影《天地明察》(2012-)便是一例。但是這部片演了老半天,倒也不見行遍日本各地觀星以修訂曆法的主角澀川春海(1639-1715)有啥神奇成就,他只是驗證元代郭守敬(1321-1316)主持的「授時曆」很準罷了!日本人的誠實,不禁讓敝人感歎中國歷史有那麼多題材可以發揮,為什麼那些大製作古裝電影、電視劇取材卻沒有日、韓豐富?或者該說,就算有人拍郭守敬,也會因為缺乏資金支持,難以拍好也難以行銷,以致於我們依然無法在小螢幕上看到郭守敬大展身手。
把視野延展到亞洲之外吧!談到歐美拍古裝劇的第一把交椅,我們一般都會想到BBC,而若一一細究BBC古裝劇的構成,若論靠華服、美人或原著撐場面,其實中港臺都已經辦到,問題還是在「題材」。
來看看BBC十九世紀背景的古裝劇,主角可以是什麼職業?除了那種有爵位的富貴閒人,也可以是十九世紀的百貨業者或畫家,比如以拉斐爾前派諸君為主角的《絕望的浪漫派》(暫譯,Desperate Romantics,2009)。
易於以攝影表現的「畫家」,不是什麼罕見的題材。韓國也有電影《醉畫仙》(취화선,2002)、電視劇《風之畫員》(바람의화원,2008),讓主角以水墨美技迷倒大眾。
中國畫家那麼多,自然也是常常在大小銀幕上登場的。然而華語劇、華語片看來看去,好像對古代畫家的印象只有那位唐伯虎。唉,倘若華語影劇不侷限在愛情、搞笑,而深入挖掘傳統裡可以推廣的東西,可不甚好?
總想問香港TVB老是搬演的清末民初廣州,可以加進一些些文藝氣息嗎?隔鄰廣東省珠江電影公司拍的主旋律電影《英雄.喋血》(2011),劇情漏洞百出就算了,裡面清末民初廣州畫家故事比起史實中的革命之愛、民國後的分歧無趣許多,老是愛拍廣州商戰的TVB為什麼不能把這些畫家經歷革命與時代動盪,高潮迭起的人生拿去拍,演成《絕望的寫實派》(Desperate Realists),保證比BBC的《絕望的浪漫派》還精采?(不才算知道一些些史料……)
唉,倘若兩岸三地能出現好的古裝職業劇,我輩半調子歷史人也會流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