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9.12 莫內和他的朋友們:必須美化?

二〇〇六年冬公視播出BBC製作的迷你影集《莫內和他的朋友們》(The Impressionists, 2006。編:Colin SwashSarah Woods,導:Tim Dunn),不得不說該片就如BBC其他古裝劇成品一般,細緻、宜人。然這部戲試圖將印象派的故事重現的理想實施得到底如何?

 

▲「印象派」起於幾個朋友對傳統的叛離,電視劇也由他們的友誼展開。左起:詹姆斯.蘭斯(James Lance) 飾巴吉爾 、查理.孔杜(Charlie Condou)飾雷諾瓦、理查.阿米塔格(Richard Armitage)飾莫內。

 

.各有性情的藝術家

本片雖然原名為"Impressionists"(印象主義者),但以莫內(Claude Monet)的故事為主線,因而翻作「莫內和他的朋友們」頗為合宜。編導對藝術史下了番功夫,琢磨著如何說出莫內為首的印象主義者,如何在麵包、友情、愛情、親情的現實中為理念掙扎,最終在學院派環伺下獲得藝壇認可。

這部片的好處在於呈現出印象派追求「光影」、描繪「現實」的理念,及藝術家們在十九世紀中晚期的生活──沙龍操弄畫壇,新一代畫家們卻對其標準感到質疑,於是漸漸蘊生年輕的反叛。大凡是觀眾,都不會不被那種「年輕朋友一齊為理念」的情懷觸動,特別是主角們懷念因普法戰爭早逝的巴吉爾(Frédéric Bazille)而欲舉辦聯合畫展時,劇情來到一個熱血的高潮。

這些印象派畫家的形象,大致上都符合記載──莫內有其理想與堅持,是同儕中的帶頭者。莫內的死黨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則頗有喜感──這個搬畫布也會撞到東西、打仗卻下瀉不止的傻瓜,總是展露和氣的笑容,最好說話;竇加(Edgar Degas)出身貴族,有個寵兒子的父親,卻視力欠佳,性格陰鬱;塞尚(Paul Cézanne)像頭頑固的騾子,和他老子鬧翻沒錢,又畫得慢,只有情婦和兒子願意當他的模特兒;年紀較長的馬奈(Édouard Manet)在眾人之中,是大哥般的存在,卻對沙龍有莫名的執著,最後因梅毒而死。

看莫內他們頑固的堅持,或許有人會說沒有怪癖不能稱之為藝術家──這似乎是種刻板印象,但當時確也有人覺得這群人之中最溫和、最能適應社會(包含他畫作的裝飾性及受市場歡迎程度)的雷諾瓦怪異而粗野(Mrs. Emile Blanche)。十九世紀的藝術家,雖然也需要贊助者、畫商才能生存,但這個時代、攝影術發明、畫具更容易攜帶(比如說管狀顏料)、教育普及使人有更多可能性,畫家不再滿足於接接宗教組織、政府、富人案子,在室內完成畫作的職業傳統。然而在他們追求新表現方式的同時,也難免被無法遇見繪畫新時代的同代人視為怪異吧。

▲戲中莫內和第二任妻子的愛情很溫馨。飾演愛莉絲的亞曼達.路特(Amanda Root),是BBC古裝劇的常客:曾演出《勸導》(Persuation, 1995)的女主角,和《丹尼爾的半生緣》(Daniel Deronda, 2002)中女主角關多琳的母親。

 

.溫情主義背後的現實?

《莫內和他的朋友們》雖然不暴力不色情不悲觀(大家可以看看以林布蘭或卡拉瓦喬、梵谷、達利為主題的煽情之作比較比較),仍頗有戲劇性,是好看的。馬奈因為姓氏只和莫內差一個字母而遭誤認、莫內畫死去的卡密兒(Camille Doncieux)、塞尚和左拉鬧翻,都是史實。而對於某些未深入的微妙劇情,我們可以進一步看看現存的歷史論述──

莫內雖然在追求自己的理想上十分認真有衝勁,但卻是個不太懂得生活的人。以現代人的目光來看,莫內差點把懷孕的卡密兒丟下,未免太過份。其實當年莫內被家裡斷絕經濟支援後,除了短暫失明苦到讓雷諾瓦偷食物,還嘗試自殺,所幸後來在友人幫助下生出面對的勇氣。兩年後遇到普法戰爭,避難的莫內上了往英國的船,這時卡密兒和長子還在楚維爾(Trouville)的旅館裡,最後還是卡蜜兒自己藉由友人的幫助去英國找他,看來與夢想家共同生活,女人恐怕必須獨立才行。

而莫內的第二任妻子愛麗絲(Alice Hoschedé),劇中因為演員Amanda Root年紀較飾演莫內的Richard Armitage為大,看起來像姊弟戀,其實現實中愛麗絲的年齡比莫內小。莫內在贊助人Ernest Hoschedé破產後接他們一家來同住,卡蜜兒還在世,有人懷疑此時愛麗絲便與莫內情愫暗生……

莫內帶領友人離開老師格萊爾(Marc-Charles-Gabriel Gleyre)這段也很有意思──其實自始至終和不收報酬開畫室(且在學院派中最溫和)的老好人格萊爾鬧翻者,也只有莫內一個。巴吉爾、雷諾瓦及片中少出現的希斯萊對藝術的立場雖與格萊爾不同,甚至對格萊爾偶有微詞,參加沙龍時仍自稱其學生。John Rewald以為這幾人之中只有莫內並非自願(在資助他的姑媽授意之下)進他畫室,反抗意識才如此強。一八六四年格萊爾因經濟困難、視力惡化結束畫室,還勸莫內、雷諾瓦繼續自學,而莫內他們到楓丹白露畫畫時,住的旅館也是格萊爾介紹的。

片子後半中年以後的莫內、雷諾瓦、竇加聚在餐館懷念起馬奈,乃致後來一起看畫、聚餐,似乎和解。然而後來印象派最終就如片中以年老莫內的話語輕鬆帶過的──漸行漸遠了。除了一八九四年作為卡玉伯特(Gustave Caillebotte)遺囑執行人的雷諾瓦,從其遺贈中挑了竇加的作品並賣掉,令竇加大為光火的事件外,從前參加印象派展的成員們在藝術也上走向分歧的道路。雷諾瓦開始向古典(如安格爾)取經,莫內仍堅持戶外寫生但不參加印象派展了,竇加堅持自己不是印象主義者並開始玩雕塑,塞尚講究形體的模式當然更不似印象派,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由印象派色調分離走向新印象派的分光法(Divisionism),西斯萊(Alfred Sisley)仍繼續印象主義路子卻被認為原地踏步走下坡。

 

▲《莫內和他的朋友們》中,畫家一率是男人,女性則擔任妻子、女兒或模特兒的角色,與現實不符。

 

.被省略的印象主義者

哈,諸位一定想問為何我提到了畢沙羅、西斯萊和卡玉伯特這三位未出現於片中的畫家?他們都是印象派這個圈子的成員,卻在這部片子中消失徹底。當然可以明瞭,戲劇之於現實人生,難免有省略簡化之嫌。但若說西斯萊與業餘畫家卡玉伯特本來在印象主義圈子中重要性較低(卡玉伯特重要之處在於收藏了許多友人的作品,並在死後捐給國家──雖然國家還是透過雷諾瓦交涉才願意收留一些作品),畢沙羅這位使用分光法啟發後印象派的畫家,則不可被忽視。在不少介紹印象主義的著作中,畢沙羅及其作品都以一整章的篇幅描述。捨棄明顯走印象主義風、被塞尚尊為老師的畢沙羅,未免有些誇張。

最讓我訝異的是劇中的女性,都以委託人、情婦或模特兒(比如《化名奧林匹亞》的女主角Victorine Meurent)的姿態登場──一般觀眾心中不知會不會種下「印象主義者圈子中都沒有女性創作者」的印象?這當然不是事實,我們該問的是:卡莎特(Mary Cassatt)和莫莉索(Berthe Morisot)到哪去了?顯然「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女性藝術家如何在藝術史上銷聲匿跡」的敘事問題,並沒有受到編劇重視。

Berthe和姊姊Edma原是馬奈的學生,後來姊妹倆步入婚姻,姊姊放棄了繪畫,妹妹則成為老師的弟媳,繼續畫出十九世紀後半婦女的生活。莫莉索除了持家,也不斷為印象派畫家聯展出錢出力出作品──那達(Félix Nadar)攝影工作室的印象派初次畫展,她就是參展人之一,往後印象派諸君鬧分裂,她仍堅持繼續策展參展。

除了莫莉索,始終單身、遠渡重洋來到歐洲逐夢的新大陸千金小姐卡莎特,也在巴黎的藝術家圈子有自己的地位──卡莎特的努力,影響了不少有志於視覺藝術的美國女性。由《小婦人》(Little Women)作者奧爾柯特(Louisa M. Alcott)的妹妹梅(May)從巴黎寄回的家書可知,十九世紀末在巴黎藝術界奮鬥的美國年輕女孩,都以卡莎特為標竿。嚴格說起來卡莎特的畫風不算印象主義,但是卡莎特以現實生活為主題的理念與印象主義者是接近的,且與竇加關係十分深厚──竇加寫於第四屆的印象派畫展前的筆記,除了記下自己要送出的作品外,尚包含卡莎特將參展之作品;卡莎特作為竇加模特兒的次數,較莫莉索作為馬奈模特兒的次數為高──甚至有人認為他們除了工作上的關係,還有些男女之間的情愫存在。

如果卡莎特都被遺忘,那麼更不用期待貢薩列斯(Eva Gonzalès)或是其他印象派圈子中的女性畫家登場了。

作為人生活的紀錄,歷史有其複雜性,無論文字或影片要重現歷史是困難的。BBC這部影集算是達成了對一般觀眾的教育,但若要進一步瞭解,不妨翻翻關於印象派的論著、圖冊吧──畢沙羅的畫在故宮展出時,看的人絕對不如米勒展多吧。

 

.參考資料

Jean-Paul Crespelle著,《莫內》。台北:台灣麥克,1993

Anne Distel著,郭維雄、戴麗娟、葉曉芍譯,《雷諾瓦:必須美化》。台北:時報,1997

Phoebe Pool著,羅竹茜譯,《印象派》。台北:遠流,1995

John Rewald著,平野、殷鑑、甲豐譯,《印象畫派史》。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

Paul Smith著,羅竹茜譯,《印象主義》。台北:遠流,1997

《馬奈‧莫內‧竇加‧秀拉‧盧奧‧盧頓》。台北:光復,1991

 

.相關文章

歷史@日本漫畫—午夜巴黎以前,有Melodrama

觀看的女人危險——燃燒女子的畫像

黑白研究院:放映室—外國電視好好睇

黑白研究院:藝術咖啡座

 

.最新消息

烹鶴報:英劇

烹鶴報:藝術咖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