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9.23 up :2015.2.11

童星電影錄

在逐漸崩解的世界裡,有苗木奮力成長,抽出新芽。他們或許弱勢,或許分不清現實與夢境,或許貧困到只能做小小的夢,但是故事這般動人,動人到或許改變了你我的人生觀。

 

.破碎世界的弱勢小大人

如果不是因為最初嵌了那段童星戲,法國導演楊.森姆爾(Yann Samuell)的愛情電影《敢愛就來》(Jeux d'enfants, 2003)不會那麼好看——約瑟芬.勒巴—喬利(Joséphine Lebas-Joly)所飾、波蘭來的小移民蘇菲總是被同學霸凌,交不到任何朋友、被嘲諷也就算了,書本還都被丟到馬路上,只有校車司機願意幫她撿!她很寂寞,直到那個母親病危的小男孩,在校車前面拿出旋轉木馬玩具盒遞給她。

小女孩拿過玩具盒,問道:「賭不賭?」

男孩答應,於是故事就這般展開,一個源於童年的、瘋狂的愛情悲劇。

若說《敢愛就來》的蘇菲與朱利安是破碎世界裡的弱勢小大人,卡洛琳.林克(Caroline Link)作品《走出寂靜》(Jenseits der Stille, 1996)的主角菈菈更是一個早熟的女孩。

菈菈住在鄉下,父母都是聾人,因此她自小就充作手語翻譯——看電視劇要她充當字幕,甚至還常在課堂上就被帶出去談事情。看她選擇性誤譯要爸爸別跟銀行乞討、故意曲解老師的意思,真是十足大人神氣。飾演童年菈菈的塔佳娜.楚伯(Tatjana Trieb),以流暢的手語與靈活的眼神、自然的對白演活了這個被迫提早長大的女孩,可惜她只演了兩部片就息影。

儘管與菈菈與父母感情深厚,然而她最仰慕的大人並非雙親。電影開頭,便是菈菈與她嚮往的對象一起滑冰——在冰上那樣優雅的姑姑卡麗莎(西碧莉.卡諾尼卡〔Sibylle Canonica〕飾),是讓爺爺引以為傲的女兒、黑管樂手。耶誕節,卡麗莎把自己的第一根黑管送給菈菈,爸爸卻因與姑姑的嫌隙,禁止菈菈吹奏,而倔強的菈菈決定違逆。另一方面,菈菈希望媽媽能學會騎腳踏車,媽媽生下妹妹後也履行諾言。黑管與腳踏車,一個是菈菈自身的天賦所在,一個是她天真的願望,後來竟都使爸爸對她的怨懟更深……整部電影的重心,便是菈菈如何跨越「聽/聾」之間的鴻溝,弭平家族裂痕,找回家人之間的包容。

教堂裡聾人會眾「唱」聖歌,媽媽因陣痛而哀號,然而全場皆不知,繼續比歌詞,直到見菈菈跑向走道才意識到有事發生;菈菈對著妹妹吹奏黑管,想證實她的聽力,妹妹大哭,而嬰兒房的感應鈴開始閃爍紅燈,媽媽見到便跑進房;媽媽在田野學騎腳踏車,後方有收割機按喇叭,她因失聰而不知閃避,接著是反打鏡頭:爸爸揮手、菈菈大叫——電影用了許多對比,來表現聽人、聾人的差異,以及菈菈在這家庭中「接點」般的重要性。一如蘇菲的父母似乎從未適應法國(不會說法語,因此學校事務總由吊兒啷噹的大女兒處理),菈菈的父親一直封閉在自己的世界,靠著大女兒與外界接觸,甚至連同事都想靠菈菈跟他傳話。

當家庭的保護傘未能完全張開,孩子就被迫面對現實世界,當個小大人。菈菈這樣早熟的主角,在童星戲中還有不少,畢竟在觀眾看來,弱勢小大人總比養尊處優的少爺公主要討喜得多。

 

.有一個小小的夢

《走出寂靜》的菈菈夢想成為黑管演奏家,在《鷹與男孩》(KES, 1969)、《舞動人生》(Billy Eliot, 2000)兩部經典英國電影中,小男主角也在逐夢。

《鷹與男孩》改編自少年小說,敘述主角比利養鷹圓夢的歷程,名列英國電影協會「五十部你應該在十四歲時看的電影」前三名,無疑是眾所公認的童星電影暨兒童片經典。我愛讀少年小說,又喜歡童星電影,然而肯.洛區(Ken Loach)偏向紀實的沉重風格,在二〇〇六年金馬影展讓當時飽受打工跟出路困擾的我昏昏欲睡。

時隔多年,接受過《甜蜜十六歲》(Sweet Sixteen, 2002)、《吹動大麥的風》(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2006)洗禮,再重新看這部電影,不再覺得比利課堂上敘述養鷹經驗的獨白是那樣冗長,反倒很訝異大衛.布萊德利(David Bradley)唸起來那樣流暢。經過那堂課,原先矮小不起眼的比利成為眾人焦點,然而他與小鷹基斯的快樂時光並沒有持續多久。哥哥不滿比利沒有把錢拿去下注賭馬,遷怒而殺死基斯,終場便是比利在田野中獨自埋葬基斯。我很懷疑十四歲的人會喜歡這部片,畢竟基斯的結局比小說《紅色羊齒草的故鄉》(Where the Red Fern Grows, 1961)獵犬老丹與小安壯烈之死要陰暗得多……

相較於《鷹與男孩》,三十年後史蒂芬.戴爾卓(Stephen Daldry)拍出的《舞動人生》,主角也一樣叫比利,一樣與哥哥睡一間房,一樣出身英格蘭東北的貧困礦工家庭,《舞動人生》與《鷹與男孩》不同之處除了開場就以比利隨暴龍樂隊(T. Rex)《宇宙舞者》(Cosmic Dancer)歌聲跳舞破題、這個比利不需要送報賺錢,更在於這比利有個在相片裡永遠美麗的母親——同樣是單親,但《鷹與男孩》的爸爸是刻意離家的,《舞動人生》的媽媽卻是不得已,她留下了鋼琴、照片和一封給主角的信,家人對她的回憶是美好的,而這種甜美也揭示了《舞動人生》裡比利的夢,註定不會像《鷹與男孩》那般失落。

傑米.貝爾(Jamie Bell)所飾、《舞動人生》的比利,住在達拉莫郡的海邊。父兄對他偷偷放棄「男子漢」拳擊改學「娘娘腔」芭蕾,感到不能理解,然而那個老在抽菸、連芭蕾教室都沒有只好借用拳擊場的老師,卻對比利的舞蹈天分激賞不已,要加強訓練,好送他去考皇家芭蕾學院。比利對老師說出了菈菈也曾姑姑對說的台詞:「你要我考試(進芭蕾/音樂學院唸書),根本是為了你自己,因為你就個失敗者。」老師生氣了,但沒有放棄,她帶比利兜風,對他講《天鵝湖》的故事。

那是一九八〇年代中,柴契爾夫人執政期間,比利的父親與哥哥也捲入罷工事件,心情極差的他們,與來訪的老師大吵一架,還禁止比利學芭蕾。比利只好自己在家裡跳、在街上跳、晚上偷偷到拳擊場帶著同志死黨跳,直到被老爸撞見。爸爸知道么子的天賦要花錢培養,於是放棄罷工,但是長子不能諒解父親的轉向……

總而言之,這個故事雖然波折重重,終究是快樂收場的。當八〇年代比利搭向芭蕾學院的長途客運接上九〇年代父親與哥哥搭乘的倫敦地鐵,觀眾就知道他成功了——大老遠從家鄉來到首都的家人,是來看比利跳《天鵝湖》。因之《舞動人生》雖然也同列「五十部你應該在十四歲時看的電影」片單,卻遠較《鷹與男孩》樂觀,且通俗。

相較於《鷹與男孩》、《舞動人生》主角不凡的夢想,伊朗導演馬基.麥吉迪(مجید مجیدی)的《天堂的孩子》(بچه‌های آسمان‎, 1997)的設置,就顯得非常好玩:這部電影的主角阿里(阿米爾.法拉赫.哈什米安〔Amir Farrokh Hashemian〕飾),是九〇年代的伊朗的貧戶之子,住在大雜院裡,總到商店賒帳度日。一天,阿里幫妹妹莎拉(巴哈莉.沙迪奇〔Bahare Seddiqi〕飾)取鞋回家途中,在商店跟老闆討價還價,鞋子放在一旁竟不翼而飛。阿里決定瞞著爸媽,跟唸上午班的莎拉輪流穿一雙白布鞋去學校。

妹妹在朝會時,意外發現自己的鞋子穿在別的女生腳上,這段很能代表本片的拍攝手法——在老師沒什麼起伏的訓話聲中,畫面先帶到全景與臺上的老師,再拍妹妹的眼神,接著剪接到一個個小女生的鞋。非但表明劇組可以不用畫外音來詮釋這個故事,更明白揭示這部電影就是從兩兄妹的孩童視角出發。莎拉因為自己穿著不合腳的哥哥鞋子,因此特別注意別人都穿什麼來上學,她看著看著竟然在別人腳上看見自己的鞋!

電影有三個轉折:首先就是莎拉與哥哥準備去找偷鞋者算帳,卻發現那個穿她鞋的女孩,父親是個叫賣的盲人,家境比起他們更是一貧如洗,基於惻隱之心不忍追討。第二個轉折是阿里周末陪老爸去富家當園丁打零工,本以為終於可以給妹妹買鞋,沒想到腳踏車剎車故障,父子受傷,錢就這樣沒了。第三個轉折是阿里得知有個馬拉松比賽,第三名的獎品是一雙球鞋,於是纏著體育老師要參加。別的參賽者夢想得冠軍,但阿里的願望就是第三名——多麼微小的夢,究竟會不會實現?觀眾屏息看著銀幕上跑步的阿里,而阿里和其他參賽者拉鋸著、拉鋸著,不小心衝過頭,拿了金牌。

有這麼對鏡頭掉眼淚的冠軍嗎?阿里回到家,不敢回應妹妹詢問的眼神。老么哭了,妹妹跑進屋,阿里脫掉跑破的鞋,把磨痛的角泡進水池裡,低頭沉思。他不知道爸爸正牽車回家,而車上綁著兩雙新鞋。

阿里的故事雖然發生在九〇年代的伊朗,卻很能引起全球觀眾共鳴,不只因為故事特別動人,還因為阿里的家境,跟許多六〇年代臺灣或新加坡等地的孩子非常相似——新加坡導演梁智強就看準這一點,將之改編成華語片《跑吧孩子》(2003),在貧童天真視點之外加上懷舊元素,也博得許多觀眾喜愛。

 

.在真實與虛構間穿梭

一般認為孩童遠比成年人來得有想像力,故而不少童星電影都將橋段設計得如夢似幻——《天堂的孩子》利用大雜院的水池貫串整部片,前半兄妹倆在池邊洗東西時,吹起泡泡;最末主角坐在池邊感嘆,金魚游向他的腳,兩段皆幻象般美麗。《鷹與男孩》足球隊訓練橋段,畫面下方如電視轉播般打出比數;後半老師看比利放飛基斯,鏡頭對準基斯飛行的軌跡追焦,配上悠揚的笛音,讓觀眾感覺到自己彷彿體驗了鳥類飛行。寫實路線的電影,手法尚且如此,那自然有更多以童星為主角的電影,索性就在真實與虛構間穿梭,走奇幻路線了。

艾立克.古斯達夫遜(Erik Gustavson)執導的《蘇菲的世界》(Sofies verden, 1999)改編自喬斯坦.賈德(Jostein Gaarder)暢銷小說,由西莉亞.史都斯坦(Silje Storstein)分飾席德與蘇菲兩角。原作以人物對哲學的介紹與思辨為主軸,奇幻成分除了偶有利使人出來講兩句話外,僅有靈感彷彿得自菲利普.迪克(Philip K. Dick)《高堡奇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的「主角發現自己乃書中人」,不過電影卻刻意讓蘇菲穿越到古代看學者、探險家現身,以至於整部片就像是加拿大《我的大師朋友》系列(Witness Genius, 2000)的穿越時空版。最末蘇菲與艾伯特逃出書中,去打寫書的少校與他女兒席德的橋段也不見了,結尾收在二人與許多書中人相會、體驗到自己「永生」的狂歡節——這或許讓很多書迷傻眼,但還挺有娛樂價值的。

最使我難忘、抹平虛實界線的電影,大概是李察·唐納(Richard Donner)的《海闊天空》(Radio Flyer, 1992)。這部片由當時還相當年幼的伊利亞.伍德(Elijah Wood)與喬瑟夫.馬茲羅Joseph Mazzello)主演,九〇年代末、〇〇年代初,臺灣第四台甚常重播。當年我因無第四台,每次只能眼巴巴在Yahoo家族看其他成員討論它。知道我是喬的大粉絲,童星之家的家長mamahuhu945還把錄到的片子寄給我。看著兩位好萊塢頂級童星飆演技(這兩人表情超豐富,難怪電影一直在特寫他們臉),真是感動萬分。

《海闊天空》從成年後的主角麥克(湯姆.漢克斯〔Tom Hanks〕飾)在機場對孩子們憶述往事開場,回憶一則少年騎單車飛上天的傳聞,明示這是部關於「飛行」的電影。

六〇年代末,失婚的媽媽帶著麥克與弟弟巴比從美國東岸的紐澤西州,搬到萬事都被陽光染成黃棕色的西南部。美麗的她很快就找到第二春,但她卻不知道這個男人亦非善類。麥克和巴比想像力豐富,總是帶著狗狗尚恩一起做些蠢事,比如他們相信穿起某件玩具斗篷就能舉起汽車、車著小紅傘無論從多高往下跳都能安然無恙,又幻想檢玻璃瓶回收能發財,然而這些愉快的瑣事,都無法掩蓋巴比長期被繼父施暴的傷痛。麥克無法保護巴比,他只能協助巴比將玩具車改造成滑翔機,好讓巴比乘風逃離繼父的魔掌。

電影後半段就是麥克與巴比「造飛機」的歷險,在旅程中,他們甚至還遇見當年駕單車飛翔的少年。麥克與巴比趁夜將小飛機運到山頭,反派繼父還出來攪局,所幸尚恩一躍,制伏了他,巴比終於能起飛。片末,成年主角的旁白告訴觀眾,巴比真的飛離傷心小鎮,還長年從異鄉不斷寄明信片給麥克。

不少觀眾認為,《海闊天空》這個過於虛假的結局,其實暗示巴比的死(麥克對母親說「他走了」),甚至有人認為,巴比是麥克為了療癒自己的家暴傷痕,幻想出來的角色。無論如何,繼父施暴被發現,哭著說自己下次不再犯卻又故態復萌的劇情,倒是十分寫實的。而無論成年後的生活多麼市儈、多麼不願回顧童年的夢想,觀眾都會因為這部電影重新尋回最初做夢的心。

 


 

第一輯 中年憶舊

第二輯 少年萬花筒

第三輯 美式寂寞雙人組

第四輯 世界忽略的角落 

第五輯 二次大戰與孩子們

 

.相關文章

Joseph Mazzello長大了!

黑白研究院:放映室—影展與類型電影

 

.最新消息

烹鶴報:放映室

 

豆列:童星電影錄

IMDb List: Films about Childh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