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5.8 Last Update :2006.8.31

一九四三,她們在納粹德國

 

Traudl JungeSophie SchollMarie VassiltchikovChristabel BielenbergAnne Frank

歷史,不只是his story;支離破碎的世界裡,女人同樣經歷了戰爭,但傳統極少賦予她們言說的機會。初翻閱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傳記至今十餘年,常想:二戰中德國統轄下的世界,豈只有戰史的重要性與理念的拉鋸戰?女孩們在這樣的世界如何生活?以怎樣的態度面對瀕臨崩潰的一切?這篇介紹,或許可視為我小小的心得吧。

Wikipedia: Women in World War II

若以下資料翻譯有誤,請mail留言

 

 

希特勒最後的秘書 Traudl Junge

1920.3.16(慕尼黑)~2002.2.10(慕尼黑)

原名Gertraud Humps Wikipedia

一九四三年七月,來自幕尼黑的勞德爾.漢普斯(Traudl Humps)與希特勒的一名副官漢斯—赫曼.瓊格(Hans-Hermann Junge)結婚;前一年才剛成為特勒的秘書群中的一員,其實她原先夢想成為芭蕾舞者,也從未加入納粹黨,但父母都是納粹支持者。當她得知總理的秘書有缺額時,開始努力練習打字和速記,之後如願當上希特勒的秘書。

結婚才一年,勞德爾就成了寡婦。一九四五年一月,盟軍兵臨柏林,勞德爾和希特勒及他的親信團隊逃到地下碉堡,在那裡,她幫希特勒的遺言打字,目睹了這個獨裁者最後的日子。勞德爾成為這個碉堡僅有的兩名倖存者之一。戰後,她以秘書及文字編輯工作維生,非常低調,僅在BBC一九七四年的紀錄片《The World at War》露臉過一次。(本文另一個主角Christabel Bielenberg也是該片訪問的對象之一。)

勞德爾有以文字紀錄生活的習慣,卻一直拒絕發表任何有關她幫希特勒工作的文章,最後曾為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作傳的奧地利作家瑪莉莎.穆勒(Melissa Müller_)說服了她,並幫助她完成回憶錄《Until the Final Hour: Hitler's Last Secretary》。在Traudl去世之前,也受訪拍了一部九十分鐘的紀錄片《Blind Spot: Hitler's Secretary》。《Until the Final Hour: Hitler's Last Secretary》成為電影《帝國毀滅》的資料來源之一,勞德爾也因為這部片再度受世人矚目。

關聯書籍:Traudl Junge: Until the Final Hour: Hitler's Last Secretary

關聯電影:帝國毀滅 Der Untergang

帝國毀滅》整部片的敘述者就是勞德爾.瓊格,隨著她,觀眾目睹了希特勒的滅亡。有人質疑,在回憶中的希特勒並不像個魔鬼,而是個鄰家老伯,這違背了二戰以後人們長期塑造的魔鬼形象;記得田中芳樹在《銀河英雄傳說》塑造出的反派朗古,在外害人不遺餘力,在家卻是個好父親、好丈夫──其實最可怕的並不是魔鬼,而是可能存在於任何人心中扭曲的執念,那種執念可以促使希特勒說出:「人民既然選擇了我,就要付出代價!」也可以使信奉納粹的國民對國內正在發生的慘劇視若無睹。

或許整部片被美化的人只有勞德爾.瓊格,影片略去了她家庭挺納粹的背景,還找了德國影壇數一數二的美女亞歷珊卓.瑪莉亞.拉臘(Alexandra Maria Lara)扮演年輕時的她。

作為《帝國毀滅》的開場與收場,老年勞德爾的發言顯然為一個錯誤的時代下了註解:

生活在慕尼黑的她,當然曾經過慕尼黑的蕭爾兄妹廣場,看過白玫瑰紀念碑;這對因為散發反希特勒的傳單,在一九四三年上了斷頭台的兄妹,妹妹索菲正好和同年紀,於是勞德爾.瓊格說:年輕不是藉口。

 

 

 

反抗納粹的大學生 Sophie Scholl

1921.5.9(符騰堡州Forchtenberg am Kocher)~1943.2.22(慕尼黑Stadelheim監獄)

全名Sophia Magdalena Scholl 暱稱Sophie (Wikipedia)

家住烏爾姆的索菲.蕭爾(Sophie),一九四三年年方廿一,剛服完總計一年的義務勞動役與戰爭輔助役,在慕尼黑念大學,主修生物與哲學。

索菲少年時代曾短暫加入希特勒青年團,但她父親向來對納粹政府所作所為十分反感;進入大學未久,索菲便發現學醫的哥哥漢斯(Hans)與一名教授及幾位好友組了個團體「白玫瑰」,撰寫、印製並四處散發反納粹傳單,索菲義不容辭地參與了他們的行動。

「白玫瑰」的六名主要成員一九四三年二月中遭蓋世太保逮捕,經惡名昭彰的人民法庭審判後,他們全上了斷頭臺!審判前慕尼黑蓋世太保刑事組長曾企圖為索菲脫罪,而「白玫瑰」核心成員中年紀最小的索菲不但拒絕了他的協助,還拚命將罪名攬到自己頭上。

在索菲與漢斯慷慨就義後不久,么弟維爾納(Werner)亦戰死沙場。戰後,蕭爾家五個子女只有大姊英格(Inge)與么妹伊莉莎白(Elizabeth)倖存;而英格後來成立蕭爾兄妹紀念基金會(該基金會後來促成設計史上著名的「烏爾姆造型藝術學院」),並將索菲與漢斯等人的故事撰寫成《白玫瑰一九四三》一書以玆紀念。

關聯書籍:白玫瑰 一九四三 (左岸出版,周全譯,ISBN 9867854349

P.95 Sophie的獄中獨白)今天陽光普照,可是我卻得走了。不過,現在有多少人必須在戰場上陣亡?那是多少本來充滿希望的年輕生命!……如果我們的行為能感動和喚醒成千上萬的人,那麼我的死又算什麼?

英格.蕭爾:白玫瑰 一九四三

Inge Scholl: The White Rose: Munich, 1942-1943

關聯電影:帝國大審判 Sophie SchollDie Weiße Rose

得到二〇〇五年柏林影展人道主義獎的《帝國大審判》(官網 DE US JP),片中的時間就只有短短的五天,幾無煽情片段,只是單純陳述、並企圖還原索菲.蕭爾最後的時光:從她和「白玫瑰」成員在地下室印傳單,次日和哥哥去學校發傳單,未久被捕,遭審問,上惡名猖獗的人民法庭;片中她唯一露出驚愕與傷心的那刻,就是她被告知沒多少時間.要寫絕筆信就趕快寫那段──死,早就有心理準備,只是沒想到納粹的執行速度這麼快 ;雖說難過,但她絕不後悔。

跟「白玫瑰」有關的片子中,死亡的場景大概都是最震撼的──三個大學生聚在一起抽完了最後一枝煙,走向斷頭台,像屠宰場的動物被推向刀,鏡頭一暗,那重重的一聲,觀眾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我會想起尤莉亞.嫣琪(Julia Jentsch)扮演的索菲.蕭爾,在片子一開頭跟著電唱機唱"That Sugar Baby O' Mine",那是一首來自敵國的流行歌,她唱著,臉上漾出了笑容:

Sugar, I call my baby my sugar
I never maybe my sugar
That sugar baby of mine
He's special ration
Funny, he never asks for my money
All I give him is honey
And that he can spend anytime

I'd make a million trips to lips
It I were a bee
Because he's sweeter than chocolate candy to me
He's confectionary

Sugar, I never cheat on my Sugar
Cause I'm too sweet on my Sugar
That sugar baby of mine

 

任職外交部的白俄公主 Marie Vassiltchikov

1917.1.11(聖彼得堡)~1978.8.12(倫敦)

暱稱Missie Wikipedia

年輕漂亮的落難白俄公主瑪莉.瓦西契可夫(Marie Vassiltchikov),愛稱「蜜絲」(Missie)從小在法國受教育,西歐各國都待過。由於納粹德國極欠缺語言人才,這個家中經濟狀況欠佳的外籍女孩,一九四〇年起於德國政府機關擔任翻譯。

極愛寫日記的蜜絲每天將見聞以英文打字速記,以冷靜優雅又不失幽默的筆調紀錄了經過數世紀聯姻、彷若獨立於國家之外的歐洲貴族社會,如何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瓦解;而德國城市與人民又如何活在盟軍轟炸與納粹暴政的恐懼中,眼見房倒屋塌、糧食匱乏,趨向崩潰……

一九四三年時,蜜絲廿六歲,任職外交部情報科,專事翻譯;這年蜜絲成為最早知道卡廷森林屠殺案(蘇聯軍隊一九四〇年在卡廷森林屠殺一萬多名俘虜的波蘭軍官及知識分子)的人之一;而她當時的同事及友人有不少在次年參加了企圖推翻希特勒的「七月密謀」(主事者中的亞當.馮.特洛.祖.索爾茲Adam von Trott zu Solz,就是蜜絲的上司兼好友)──蜜絲在日記中記載了整個事件。

一九四四年「七月密謀」之後,蜜絲離開柏林到維也納當護士。戰爭甫結束,蜜絲便和美籍軍官彼得.杭登(Peter Harnden)結婚,定居巴黎。而蜜絲為二次世界大戰留下的第一手資料《柏林日記》,在她去世後由么弟喬治(George)整理加註,戰後四十年才出版。

關聯書籍:柏林日記(麥田出版,唐嘉慧譯,ISBN 9789574692682

1943.10.24 星期日 得知卡廷森林慘案)我有一份緊急的新工作:翻譯一大批照片的標題內容,是在斯摩稜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內發現的四千多名波蘭軍官遺骸,簡直令人不敢置信!

1943.11.23 星期 二 空襲中的柏林)炸彈如雨點不停落下,隔壁一棟房子突然倒塌,父親用俄文呢喃道:「就讓上帝的旨意實現吧!」當時的感覺是我們的末日真的到了。

1943.11.26 星期 五 空襲之後的慘狀)等走到被炸毀的那棟辦公室前面,我們也在瓦礫堆裡撿了幾塊白堊,再大門旁邊的石柱上寫下一行大字:「蜜絲和羅瑪莉(蜜絲的同事兼好友Loremarie Schönburg,奧地利公主)沒事,住在波茨坦俾府(即Gottfried von Bismark伯爵家,他是鐵血宰相的孫子,也是羅瑪莉的表哥)」。大老闆看了想必會很不高興,但我們眾多的男性朋友向來喜歡整天打電話,而且可能會親自來這裡找我們。

1944.7.19 星期三 對時勢的看法)其實我和他們之間存在一項最基本的歧見:因為我不是德國人,所以我只在乎一件事──除掉那個魔鬼!我從不特別在乎以後的事。他們因為愛國,都希望以後能設立某種過渡性政府,拯救德國免於滅國,我卻不相信盟軍會接納這樣的過渡政府,因為他們根本拒絕分辨「好」德國人和「壞」德國人。

瑪麗.瓦西契可夫:柏林日記

Marie Vassiltchikov: Berlin Diaries

 

 

 

嫁到德國的英國貴族 Christabel Bielenberg

1909.6.18(北倫敦)~2003.11.2(愛爾蘭)

原名Christabel Mary Harmsworth Burton WikipediaBBC

 

瑪莉.瓦西契可夫(Marie Vassiltchikov)筆下「迷人的英國女孩」克莉絲托貝(Christabel),一九三二年放棄牛津的獎學金到漢堡學唱歌;為了與法律系學生彼得.畢倫堡(Peter Bielenberg1911.12.13~2001.3.13)間的愛情,克莉絲托貝不顧家人警告,在一九三四年成為德國公民;其後十年,彼得成為律師、兩人生了三個可愛的小孩,更親眼目睹納粹政權下的排猶風潮、德奧合併,甚至捲入七月密謀、見友人一一遭納粹毒手卻無能為力。

一九四三年時的克莉絲托貝正煩惱著短缺的物資與頻繁轟炸,準備將孩子帶往黑森林地區的鄉下避難;次年,彼得學生時代的好友亞當.馮.特洛.組.索爾茲(Adam von Trott zu Solz)策動「七月密謀」企圖推翻希特勒,不幸失敗,管理兵工廠、準備武裝營救亞當的彼得隨即遭到逮捕;克莉絲托貝隻身與蓋世太保周旋,使丈夫免於重罪。

戰後,克莉絲托貝與彼得定居愛爾蘭;並在一九六八年出版出回憶錄《The Past is Myself》──後來大為暢銷,並曾改編為迷你影集,讀者文摘中文版一九九〇年十月號有書摘,譯為《熬過黑暗》。

由書中可知,克莉絲托貝對這場戰爭感到矛盾萬分──她極度厭惡納粹政權,認同祖國的參戰行動,甚至曾特地跑到戰俘營旁,只為對同胞以英語小小聲說一句「我們還沒有輸」;但又因和德國民眾一同遭遇戰爭災厄,而對他們深感同情,當她看著健健康康、因迫降方成戰俘的美國飛行員時,深感不悅:這個大孩子居然懶洋洋地說他只是「機鼻接機尾」地飛過來,甚至不知自己在哪裡投下多少炸彈、炸死多少人!(英國在戰爭中死了六萬兩千人,但在盟軍有系統的「無差別轟炸」之下,德國平民卻有六十萬人身亡。)

有趣的是,在瑪莉.瓦西契可夫一九四〇年七月二十日的日記中,記載了克莉絲托貝的大兒子,因為抗議學校老師罵英國人都是「豬」,竟然被學校開除了。對克莉絲托貝這樣的移民來說,那的確是一個矛盾的時代。

關聯書籍:熬過黑暗(讀者文摘1990年十月號書摘)

(書摘一)山谷裡已沒有年輕男人,當地報紙每天都順從地在頭版以大字標題報捷,卻將村民最關心的消息刊在後頁:「康拉德.阿爾斯,在蘇聯聶伯河斯摩凌斯克逝世,他是一位富愛心而勤勞的丈夫,父母心中的愛子。 我們深感悲痛,哀思無限。」

十一月開始下雪,每天早上,八頭公牛噴著水氣,拖著一張歪歪倒倒地前進的木製雪犁,在我們窗前經過,操縱那犁的人對孩子們揮揮手。

有天我站在窗前也對他們揮手時,我知道若我曾蠢得怨天尤命,那我就剛剛在柏林得了應得的教訓。我曾回柏林小住,一到達那裡就聽到卡爾.朗班(他們的友人兼鄰居,反納粹的律師)被捕的消息,彼得看來憔悴而疲倦,我們在達倫區那幢房子已成了收容朋友和難民的地方。我在柏林的三晚共遇到三次空襲,投下的都是威力更大的新式炸彈,例如巨型炸彈、燃燒彈和磷燃燒彈。磷燃燒彈爆炸後,裡面的東西會化成一條條不能撲滅的火河,湧下地窖樓梯,將防空避難所的出口封閉。我在柏林時發現,這些來自空中,並非針對某一人的殺人武器雖令人害怕,但更普遍的是令人產生一種逆來順受的心理,一種要度過難關的頑強決心。

(書摘二)幾分鐘後,刑事委員將他的椅子向後一推,站了起來。「我很抱歉,」他說,「不過你們會面的時間已經比規定的長了。」彼得對我微微一笑。「願老天爺保佑你,親愛的。」他用英語說,然後就向門走去。我注意到他的兩條鞋帶是用麻繩做的,繫得整整齊齊,這雙臨時鞋帶使我獲得了極大的勇氣。世界上沒有任何血腥力量能迫使彼得拖著腳走。

Christabel Blenberg: The Past is Myself

Christabel Bielenberg: The Road Ahead

Christabel Blenberg: When I Was a German

 

關聯電影:Christabel

Christabel》(對岸中央電視台播出時似乎譯為「克里斯塔貝爾」),BBC一九八八年的迷你影集,是伊莉莎白.赫莉(Elizabeth Hurley)的成名之作。飾演彼得的史蒂芬.迪蘭(Stephen Dillane)是英國知名的演技派男星,不過跟當時年僅二十三歲的伊莉莎白.赫莉一搭,他顯得有點老;真正的彼得.畢倫堡不但小克莉絲托貝兩歲,據說還相當英俊(瑪莉.瓦西契可夫如是寫),可惜我找不到他本人年輕時的照片。

Stephen Dillane影迷站的簡介和影片

 

 

 

 

來不及長大的猶太女孩 Anne Frank

1929.6.12(法蘭克福)~1945.2.22Bergen-Belsen集中營,推測)

 (Wikipedia) 

我想大概很少人不認識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但我還是想談談她,這個來不及長大的猶太女孩終究在離世之後完成了畢生的志向。

第一次讀到她的生平,大約是小二還小三的時候翻開那本,目前已倒閉的光復書局出版的插圖傳記《安妮法蘭克》,之前我只認識《清秀佳人》(Anne of Green Gables)裡的安妮。有趣的是該套書將安妮.法蘭克跟曾拍片嘲諷希特勒的卓別林放在同一冊,也算是不錯的映照了。

安妮.法蘭克使小小的我意識到,原來有人只活了十五年,也能留下這麼豐富的東西。現在我依然佩服她,畢竟我寫日記寫了十幾年,也沒寫出像她的日記裡那樣深刻的想法。

一九四三年,安妮.法蘭克只有十四歲;從十三歲生日以來,她寫日記已經寫了一年多。一九四〇年德國佔領荷蘭後,對猶太人的規定愈來愈多,但真正迫切的危機尚未到來,因而安妮最初的日記裡記載的事就和一般同年齡的孩子沒兩樣:女同學之間的關係、煩人的老師、暗戀的對象及暗戀自己的人──但她能寫這種「正常生活」的日子才不到一個月,一九四二年七月初姊姊收到了勞動徵召令,她就隨家人住進「密室」,過著不能外出、白天禁止出聲、和比自己年長的七個人擠在一個屋簷下生活的日子。

進入一九四三年,許多煩惱仍纏著安妮不放:密室裡的人際關係、密室外紛亂多災厄的世界、到底有沒有未來……安妮只好藉著大量閱讀,企圖逃離惱人的一切。

和所有移民一樣,安妮.法蘭克的家庭也處在一種矛盾的狀況下,她的父母都是德裔猶太人,父親奧圖(Otto Frank)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還是德軍!但在荷蘭長大的安妮,卻很清楚地意識到,現在的納粹德國是想將猶太人趕盡殺絕的「敵國」。可惜安妮再踏上德國本土是往殘酷的集中營去,她終究沒有等到納粹政權覆滅的那天──密室的八個人,只有奧圖活著離開了集中營。而安妮日記被一直幫助他們的蜜普.吉斯(Miep Gies)收了起來,經奧圖整理後出版,成了這世上最著名的一本日記。

關聯書籍:安妮的日記安妮的故事

安妮的日記(智庫出版,彭淮棟譯,ISBN 9789579553179

《安妮的日記》最初公諸於世的版本為符合出版商要求、避免談性的尷尬及對密室死者不敬的言語,而大量刪節,此版是根據戰爭檔案研究所的評註版,由作家兼翻譯家Mirjam Pressler編輯增訂,大約增加了百分之三十的內容,不過似乎也不是最全的版本。

1943.1.14 星期三)這一帶的小孩子穿著襯衫和木屐跑來跑去。他們沒有外套,沒有鞋子,沒有長統襪,沒有人幫助他們。他們啃一跟胡蘿蔔充飢,從寒冷的家出來,走過寒冷的街道,到更寒冷的教室上課。荷蘭的情況糟透了,成群小孩子在街上纏著過路人討麵包。

說起這戰爭帶來的苦難,幾個鐘頭也寫不完,但我愈寫,自己覺得愈痛苦。我們只有等,盡量平靜地等,等這一切結束。 猶太人和基督徒一樣都在等,整個世界都在等,而有許多人是在等死。

1943.11.8 星期一)你如果把我的信一次看完,就會注意到它們是在多種不同的心境下寫出來的。在密室這麼受情緒擺佈,我也傷腦筋,但是也不只有我這樣:我們都受情緒擺佈。如果我沉迷於一本書,那麼,在和別人相處之前,我必須重新整理一下我的思緒,不然他們會認為我怪異。你看得出來吧,眼前我正在抑鬱之中。我說不出這抑鬱是怎麼來的,可是我想是我的懦弱引起的。我處處被這個毛病折磨。今天晚上,貝普在這裡,門鈴響了,又久又大聲,我馬上臉色發白,胃裡翻滾起來,心臟瘋狂地跳──只因為我害怕。……

我無法相信我們的世界會再恢復正常。我也常談到「戰爭之後」,可是那好像空中樓閣,一種永遠不會成真的東西。

1943.7.19 星期三 )我渴望騎腳踏車、跳舞、吹口哨、看看世界、覺得年輕、知道自己自由自在,可是我不能流露這些感受。

安妮.法蘭克:安妮的日記

The Diary of Anne Frank: The Revised Critical Edition(戰爭研究所評註本)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The Definitive Edition(智庫的版本)

 

安妮的故事(遠流出版,Melissa Müller著,張茂芸譯,ISBN 9573239698

奧地利作家瑪莉莎.穆勒(Melissa Müller)花費數年時間四處訪談、蒐集資料,意圖還原傳說背後的安妮。《安妮的故事》無疑是一部相當精采的傳記,縱使有人可能認為此書戳破了法蘭克一家的神話──尤其是書中對奧圖.法蘭克多所批評,但其實這個世界完人本就不存在,法蘭克一家的生活,也不過是二戰諸多受難者的縮影罷了。其實正如作者本身所言,此書並沒有取代《安妮的日記》之意,而希望與之相輔相成,提出更廣泛的觀點,紀錄安妮生活中的點滴,讓大眾更貼近這個最著名的納粹受害者。

瑪麗莎.穆勒:安妮的故事

Melissa Müller: Das Mädchen Anne Frank. Sonderausgabe zum Welttag des Buches. Die Biographie

Melissa Müller: Anne Frank: The Biography

 

關聯電影:安妮的日記 Anne Frank: the Whole Story

安妮.法蘭克的故事有很多影視版本,但到目前為止,最好的還是這部二〇〇一年依據瑪莉莎.穆勒(Melissa Müller)撰寫的傳記拍攝的迷你影集《安妮的日記》,雖然這是一部英語發音的片子,演員也多為英國人,但全片在歐洲拍攝,場景均十分考究,而且其中演員均近似真實人物相貌──不用我多說,各位瞧瞧上面這張漢娜.泰勒—高登(Hannah Taylor-Gordan)的照片,就知道她和安妮.法蘭克多麼神似了。

因為瑪莉莎.穆勒所撰寫的傳記對安妮的父親有所批評,《安妮的日記》一片令安妮.法蘭克基金會相當不滿,無法將原片名取為《Anne Frank: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但這並不減此片的可看性,這可是一部由班.金斯利(Ben Kingsley)等實力派演員演出,還有二〇〇一年艾美獎背書的迷你影集呢。

 

.相關文章

四大抗戰小說回眸

金馬影展之二 穿越二戰硝煙

黑白研究院:讀書室紀實

 

.最新消息

烹鶴報:讀書室

烹鶴報:放映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