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0

十人十色亞瑟王

King Arthur Re-told

經典人物總是最搶手的題材:T.H.懷特(Terence Hanbury White, 1906-1964)寫出梅林(Merlin)難以干涉的亞瑟王(King Arthur)悲劇宿命;瑪麗安.紀默.布蕾利(Marion Zimmer Bradley, 1930-1999)透過摩根(Morgan le Fay)陰性的的觀點重述亞瑟王故事;狄巴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 1947-)則在亞瑟王傳說中,加入東方的轉世元素。這還不夠,我們還能在影劇中看到羅馬軍官、蠢英軍、高中女生版亞瑟王?

咳咳咳,小的斗膽,先從亞瑟王的源流說起吧。

亞瑟王之死

亞瑟王的名號,最先出現在西元九世紀撰成的《不列顛史》(Historia Brittonum)。這部書以及兩個世紀後開始撰寫的《坎布里亞編年史》(Annales Cambriae),都將亞瑟王描述為真實人物。

先不論亞瑟王是否真的存在,十二世紀時,蒙默思的傑佛萊(Geoffrey of Monmouth, c. 1100- c.1155)以拉丁文寫出《不列顛諸王紀》(Historia Regum Britanniae),其中亞瑟王的家系、神劍、跟梅林的關係等「基礎設定」皆已完備。此時,浪漫詩流行,法國作家克里斯提安.德.特洛伊斯(Chrétien de Troyes),幫亞瑟王故事添上了蘭斯洛(Lancelot)這個經典人物,並寫出了聖杯傳奇(Grail Legend)的雛型,其後德國詩人渥爾拉夫姆(Wolfram von Eschenbach, c. 1170 – c. 1220)作成聖杯主題長詩《帕西法爾》(Parzival),廣為流傳。

十五世紀中,湯瑪斯.馬洛里(Thomas Malory, 1405-1471)將史書、詩歌、傳說等素材編寫成騎士傳奇小說《亞瑟王之死》(Le Morte d'Arthur, 1485;黃素封譯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綜合了亞瑟王傳說、聖杯故事,以及中世紀流行的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and Iseult)傳奇,成為接下來數個世紀中最流行的亞瑟王故事版本。

就像咱們的楚漢相爭或三國人物被創作者一再翻弄,亞瑟王作為英國傳奇人物,也老是被作家們搶著改寫。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時代有丁尼生(Alfred Tennyson, 1809-1892)的長詩《國王牧歌》(Idylls of the King, 1859),到了二十世紀,各種小說都出爐了……

 

從少年到老年

在所有改編中,T.H.懷特的《永恆之王》四部曲(The Once and Future King, 1938-1958;譚光磊譯本,臺北:繆思,2004),是世人最孰悉的版本。什麼?沒聽說過?迪士尼的《石中劍》(The Sword in the Stone, 1963)夠孰悉吧,就是改編自《永恆之王》首部曲。

如果不是那部動畫,我常常忘記,傳說開始時,亞瑟就是個少年,一個「嘴上無毛的娃娃」(《亞瑟王之死》第一卷第二回)。

《石中劍》描述少年亞瑟如何在魔法師梅林指導下成長,是少年小說常見的主題。在此一基調之下,梅林以和善、有智慧的長者形象出現,讓讀者忘卻他在中世紀故事裡其實是個近乎妖異的角色。至於時代背景,從第十二章瑪莉安、羅賓漢的現身,可以看出大約是十二或十三世紀——懷特依循的是馬洛里爵士設定的時代,而不是傳說中的西元五、六世紀。懷特玩弄「時間」之處,還不僅於此:他在第三章賦予魔法師「倒著活的」之設定,好讓自己可不時透過梅林之口,嘲諷二十世紀初英國政經困局。第十三章以螞蟻喻戰爭的橋段,便是一例。

從《石中劍》可看出《永恆之王》裡的時間,並不能以現實時空來解。這特色到下一部《空暗女王》(The Queen of Air and Darkness, 1939)更為明顯——懷特一下把烏瑟.潘卓剛(Uther Pendragon)寫得像征服者威廉,一下又扯到諾曼—高盧(他把亞瑟的義兄凱伊設定為諾曼人)、蓋爾、薩克遜,簡直是回到第十一世紀了。

《石中劍》對二十世紀的現實相當悲觀,《空暗女王》亦然——第八章,亞瑟強迫洛特王接受自己的作風,梅林似乎被喚醒了某些記憶:「我年輕的時候,一個奧地利人發明了一套新生活方式……」懷特一貫以古諷今的筆法,讓納粹出現在這部作品中。然而《石中劍》作為少年小說,基調還是輕快的,相較之下《空暗女王》就灰色得多——第七章殺獨角獸一段,猶如威廉.高汀(William Golding)《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 1954)要角小豬之死,由孩童的暴力與殘酷,埋下悲劇伏筆。

梅林就像是作者的化身,對悲劇了然於心,卻無法改變早已固定的劇情。他總說:「記得提醒我警告他桂妮薇。」彷彿他真的能以來自未來的觀點為亞瑟阻擋災厄,然而他卻只個可笑而悲哀的老糊塗。當摩高絲(Morgause,這部的反派由《亞瑟王之死》的摩根改為摩高絲)在第十三章利用死人身上剝下的絆馬索企圖掠奪亞瑟的愛,梅林也無能為力。

接續《空暗女王》的《殘缺騎士》(The Ill-Made Knight, 1940)時序橫跨二十年,蘭斯洛第一章就登場,設定卻讓讀者訝異萬份——萬人迷蘭斯洛到了懷特筆下卻變成醜男!蘭斯洛打倒了亞瑟,但亞瑟卻十分開心,顯現出統治者的雅量,封蘭斯洛為騎士(第四章)。亞瑟是個有比賽狂熱與榮譽心的人(第九章),於是發明了「圓桌武士」的規則,以尋找聖杯來制止戰爭(第三十二章)。

看得出生於二十世紀初的懷特,對戰亂深有所感,於是把對聖杯的追尋由精神意義轉為「止戰」的方法。不過奧運也沒有制止過哪一場二十世紀的戰爭,所以亞瑟王在《殘缺騎士》裡的宏願,最後還是崩解了。

感情方面,亞瑟終於走入婚姻。他迎娶了二十二歲的桂妮薇(Guinevere),但桂妮薇對他只有敬愛,在政治聯姻之外,她與蘭斯洛之間迸發了年輕的火花(第九章)。他們的愛情,雖有伊蓮(Elaine)來攪局,卻得到亞瑟的包容。

在第四部《風中燭》(The Candle in the Wind, 1958)中,作為母親的摩高絲操縱了她與亞瑟的私生子莫桀(Mordred),莫桀開始煽動犯罪,企圖顛覆卡美洛(第一章)。亞瑟對蘭斯洛與桂妮薇坦承自己年輕時犯下的錯誤,並未遭到他們離棄——他的包容在此得到兩人回報,然而莫桀的要求卻是娶王后桂妮薇為妻(第十一章)。全書充斥著面對體制崩壞的無力感(第十四章),這確實是作者生活時代的表徵,也是他自第一部《石中劍》以來就嘲諷的。最初是好笑,到了故事的終章,讀來卻有化不開的感傷。

《風中燭》裡登場的人物中,有少年見習騎士湯姆。他活過劫難,把故事保存了下來——湯姆明顯就是湯瑪斯.馬洛里的暱稱,懷特最後開了《亞瑟王之死》作者一個玩笑。

 

.從男性到女性

瑪麗安.紀默.布蕾利的《亞法隆迷霧》(The Mists of Avalon, 1983;李淑珺譯本,臺北:繆思,2007),和《永恆之王》一樣是四部曲小說,不過主角並不是亞瑟,亦非梅林,而是亞瑟同母異父的姊姊摩根——《亞瑟王之死》裡變態的魔女。

布蕾莉筆下的故事,發生在基督教傳入初期的不列顛。方其時,德魯伊教的勢力尚未萎縮。亞法隆是德魯伊女巫掌控的聖域,其中的首領薇薇安(Viviane),是摩根的阿姨,也是她作為巫女的導師。「不列顛的梅林」只是男性祭司之稱號,一代一代傳遞下去,比如塔列辛(Taliesin,妮妮安娜之父)以及後來的凱文(摩根中年時的情人,殘缺的豎琴大師),都是梅林。

首部曲《亞法隆迷霧》由摩根與亞瑟之母伊格蓮的遭遇,寫到摩根十九歲,在儀式上作為處女與扮叉角神的亞瑟發生關係;二部曲《卡美洛王后》(The High Queen)則由摩根與亞瑟的兒子莫桀誕生寫起,乃至亞瑟與妻子桂妮薇、表弟蘭斯洛(你沒看錯!蘭斯洛在這部是薇薇安的兒子,又名「精靈劍」)的多角關係,摩根離開宮廷;三部曲《鹿王》(The King Stag)又以莫桀開場,敘述三十出頭的摩根放棄德魯伊巫女身分,回到宮廷並結婚;第四部曲《橡樹之囚》則與聖杯有關,終結在卡美洛及亞法隆的淪亡。

在這部作品中,布蕾莉試圖建立一組二元的概念:

 

族群 先住民(德魯伊) 殖民者後裔
領導者 女祭司 男共主(龍首)
信仰 女神 基督教(父神)
外型 黑、矮小 白、高大

 

除了種族與宗教方面的特殊設定,布蕾莉配置的感情線也跳脫了過去亞瑟王傳說的套路,比如《卡美洛王后》與《鹿王》裡讓人眼花撩亂的愛情故事,大概可以畫成這樣的關係圖:

亞瑟摩根蘭斯洛←→桂妮薇

 ↖___↗(箭頭表示愛,雙箭頭即兩情相悅)

大家一定奇怪怎麼除了上面那條「他愛她愛他」的線,又來下面這條亞瑟與蘭斯洛的折線:你沒看錯,這部小說裡人人都是雙性戀啊(信教信得太虔誠的桂妮薇除外)——蘭斯洛就向摩根坦白,他跟亞瑟之間是有友情以上情愫的(《鹿王》第七章);桂妮薇也曾質疑亞瑟這點(《鹿王》第七章)。除了亞瑟與蘭斯洛的男男關係,摩根在自我放逐荒野的旅程中,也跟仙靈女性發生肉體關係(《卡美洛王后》第十三章)。

不過在開放的一面之外,咱們的男女主角還是不免成了苦戀男女:摩根愛表弟蘭斯洛,但蘭斯洛如是對摩根說:「我真希望你不是那麼像我母親。」(《卡美洛王后》第七章)

相較於聰敏堅強的摩根,蘭斯洛所愛的桂妮薇是一個軟弱又迷信,全然無法討讀者歡心的女子——她好不容易懷孕卻執意移動而害死腹中胎兒(《卡美洛王后》第十二章),又在巴東山一役堅持基督教旗幟(《卡美洛王后》第十三章),誤信假扮兄長之人而遭強暴(《鹿王》第四章),質問亞瑟對摩根的感情與兒子的真相(《鹿王》第七章),還想安排摩根的婚姻(《鹿王》第八章)。

儘管肉體可以從他處取得歡愉,摩根仍為得不到的愛情而感傷。她企圖操縱蘭斯洛的婚姻,與桂妮薇那愛慕蘭斯洛的表妹伊蓮共謀,騙得蘭斯洛結婚(桂妮薇被將了一軍)——伊蓮付出的代價是將女兒送去亞法隆的誓願(《鹿王》第五章)。摩根痛苦的同時,並不知道其實阿姨薇薇安、母親伊格蓮(Igraine)和繼父烏瑟也有過多角曖昧。在《亞法隆迷霧》裡,他們在亞特蘭提斯的前世記憶曾經迸現,薇薇安與烏瑟確實是錯過了。

《亞法隆迷霧》是為摩根翻案的作品,但也並非全然把她洗白。在第三部曲《鹿王》中,摩根下嫁給北威爾斯王猷瑞安Urien,卻與原來就愛慕自己的繼子亞可倫(Accolon)暗通款曲。在北威爾斯,她的天賦又被喚起。

摩根一直感受到德魯伊信仰受基督教衝突,並常與其他角色辯論宗教;而她的阿姨、同時也是導師的薇薇安,在《鹿王》的第三章,因讓兒子蘭斯洛病重的養母安樂死,而被其基督教徒親生子巴林殺害,這對摩根而言是個很大的震撼。後來,當她以為亞瑟已經在篤信基督教的桂妮薇誘導下,背離了傳統德魯伊信仰,便欲培養自己的繼子/情人推翻亞瑟。摩根的大計在最後一部《橡樹之囚》(The Prisoner in the Oak)中害死了亞可倫以及許多人,絕對讓讀者讀來深感不快——至少我閱讀時,陰鬱感始終揮之不去。

整部書裡,「鹿」與「劍」的形象貫串始終:《亞法隆迷霧》裡的鑄劍(第十二章)與叉角神,並不僅是單純要描寫摩根與亞瑟肉體與情感的關係,還象徵著不列顛的原初自然及德魯伊教。

亞瑟和私生子莫桀的本名都是葛狄文(Gwydion,莫桀是他的薩克遜名字),不過亞瑟是金髮,葛狄文則是黑髮、黑皮膚,承襲了母親「先住民」系的外貌。莫桀被姨婆洛錫安的摩高絲養大,心中充滿了仇恨。與塔列辛的么女妮妮安娜(Niniane,摩根的小表妹、蘭斯洛同母異父的妹妹,也是亞法隆巫女)相戀,卻殺了她。他想挑戰的是父親——小公鹿長大以後,就是來挑戰鹿王。然而這場爭鬥沒有贏家,公鹿與鹿王同歸於盡。

《亞法隆迷霧》終場的哀傷,不僅是摩根所愛的人都已死去,還在於德魯伊的時代結束,基督教統領一切——女神隱而不顯,亞法隆之上建立了修道院,聖杯也藏在修院中。

就當代的人文思潮來說,布蕾莉的觀點或許太過二元對立了,但《亞法隆迷霧》不失為以二十世紀中葉人類學與女性主義的思潮衝擊亞瑟王傳說的精彩實驗。

 

.詛咒伴隨輪迴

和前述兩部大作比,印度裔勵志書主筆狄巴克.喬布拉寫的《魔法師的預言》(The Return of Merlin, 1996;陳山譯本,臺北:智庫,1997)就顯得輕薄、短小、玩票得多,不過這個tone倒是跳得挺有趣,一跳跳到二十世紀末:

故事伊始,卡美洛就被毀,接著時序進入現代的英國。警察凱蒂(Katy)與亞瑟,調查一樁名號是「梅林」的死人莫名其妙復活跑掉的車禍。字裡行間隱隱透漏凱蒂年紀比亞瑟大,對年輕漂亮的搭檔亞瑟有點好感,不過卻老是被對方無視。

隨著他們的調查愈來愈深入,遇見的怪事愈來愈多,甚至連亞瑟的母親都浮現前世在康瓦爾海岸的記憶,喬布拉才漸漸向讀者揭露,凱蒂與亞瑟就是桂妮薇與亞瑟王的今生。千百年來他們在無數次轉世之時錯身而過,這次雖然相逢,卻依然被介入,只是那個人不是蘭斯洛,而是莫桀。莫桀要求父親的妻子下嫁,是《亞瑟王之死》本來就有的情節(第二十一卷)。這回,他終於成功,還逼瘋了凱蒂以打擊亞瑟。

後段亞瑟復職,遇到的頭個案子竟是凱蒂自殺。然而他在回歸的梅林指導下,了解人要穿過重重帳幕,不被可怕的幻象迷惑,才能觸及真實——放棄所有執念,大約就是吾人所孰悉的「無罣礙故無有恐怖」吧。當亞瑟看清事物的真相,所有莫德雷德製造的恐怖瞬間消散,於是他可以牽著凱蒂的手,對抗前世自己「製造」出的仇敵了。喬布拉承襲了懷特的設定——魔法師是倒著活的,因此梅林在「現代」的力量是那樣微小。不過當所有具信念的人圍在一起,他們就都成了梅林,足以解開咒術,封印莫桀。莫桀將在石下消亡,猶如《亞瑟王之死》中的梅林。

這部小說或許不是什麼經典之作,但將東方的宗教觀置入亞瑟王傳說的內裡,倒是呈現了不同的風情。

▲ 一九五〇年代以來各類《亞瑟王》主題影劇。(左下角的《亞法隆之謎》裡演摩高絲的Joan Allen,我好愛你啊——誰快把這個亂示愛的神經病拖走!)

 

.羅馬軍官、蠢英軍、高中女生?都是亞瑟王

早在默片時代,亞瑟王故事便被搬上銀幕。五〇年代演遍古代英雄的勞勃.泰勒(Robert Taylor)在《圓桌武士》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 1953)中演出蘭斯洛,六〇年代則有T.H.懷特《永恆之王》四部曲改編的迪士尼動畫《石中劍》(The Sword in the Stone, 1963)與歌舞片《鳳宮劫美錄》(Camelot, 1967)——由李察.哈里斯(Richard Harris)與凡妮莎.蕾格烈芙(Vanessa Redgrave)詮釋可以共苦不能同甘的夫妻,戲外凡妮莎還真的愛上演蘭斯洛的法蘭科.奈羅(Franco Nero)。

七〇年代,製作者開始向更古遠的年代追索,出現了將亞瑟王安在塞爾特首領身上的寫實化電視劇《布立吞人的亞瑟》(Arthur of the Britons, 1972-1973)。而法國導演羅伯布列松(Robert Bresson)拍出了風格化的《武士蘭斯洛》(Lancelot du Lac,1974),新浪潮代表人物侯麥()也在四年後推出追尋二〇年代表現主義風格的《帕西法爾》(Perceval le Gallois, 1978)——試驗電影形式、探求內在精神,是亞瑟王影劇的另一個面向。

若說號稱以《亞瑟王之死》為依歸的《神劍》(Excalibur, 1981),是八〇年代的亞瑟王影劇大作;由史恩.康納萊(Sean Connery)與李察.吉爾(Richard Gere)演繹亞瑟王晚年愛情大悲劇的《第一武士》(First Knight, 1995),就是九〇年代頭號亞瑟王電影——這部電影把《亞瑟王之死》中的亞瑟王事蹟跟崔斯坦與伊索德故事混在一起,令蘭斯洛代老亞瑟王迎娶年輕美女桂妮薇,自己卻愛上她。

進入新世紀,改編自《亞法隆迷霧》的電視電影《亞法隆之謎》(The Mists of Avalon, 2001)首先登場,雖然和原作差異頗大,而有將女主角摩根聖母化之嫌,仍帶來不同於傳統的女性觀點。稍後,繼《布立吞人的亞瑟》後又一部走寫實路線的《亞瑟王》(King Arthur, 2004)上映,將亞瑟設定成羅馬軍官——亞瑟王真的存在嗎?哪個歷史人物可能是他?有興趣探索這議題的人,可以去看看國家地理頻道的影集《歷史神秘檔案——亞瑟王》(Mystery Files: King Arthur, 2010),裡面一一檢視了布立吞領袖、羅馬軍官等說法。答案是:目前還沒有一個歷史人物能證實為亞瑟王。

BBC兒童劇《少年魔法師梅林》(Merlin, 2008-2012)中,則將梅林設定成與亞瑟同齡的死黨,讓無數腐女競相把金髮嫩男亞瑟和他配對。Starz的《聖城風雲》(Camelot, 2011)主戲是魔女摩根要把國家從同父異母弟弟(是的,你沒看錯,設定改了)手中搶回國家的復仇戰,劇中有好些青春的肉體在慾望中翻滾;梅林雖不年輕,但仍以中年武僧外貌與亞瑟徐娘半老的寡母談起戀愛。有趣的是,這兩部劇情雖然南轅北轍,但蘭斯洛的存在都被削弱,而亞瑟和桂妮薇之間的「真愛」也都被強調——《聖城風雲》的桂妮薇還是已婚婦女,而亞瑟竟是不折不扣搶手下老婆的第三者。在這個世紀,讓桂妮薇當個愛著男主角的女主角,似乎才是王道。

▲ 現代人可以穿越時空進入卡美洛,亞瑟王當然也能投胎到現代。

十九世紀末馬克.吐溫(Mark Twain)寫出《重返亞瑟王朝》(A Connecticut Yankee in King Arthur's Court),開啟「穿越」時尚。這故事還被一拍再拍,加入太空人等二十世紀元素。既然現代人可以到卡美洛辦報紙,自然亞瑟投胎到現代當兵、當警察也不稀奇——早在一九四二年,英國就拍出了主角軍人亞瑟.金(Arthur King)神劍在手的喜劇《亞瑟王是位紳士》(King Arthur Was a Gentleman, 1942),相較之下我們前面提過的《魔法師的預言》把亞瑟變成英國警察,也就不是那麼新的設定。

還不只這樣呢!你聽說過女版亞瑟王嗎?日本電玩《命運/停駐之夜》(Fate/stay night)與美國少年小說《愛凡隆高校》的電影版(Avalon High, 2010)中,亞瑟王都性轉了。可惜《愛凡隆高校》電影版中,亞瑟投胎的艾莉(Allie)沒有繼續跟桂妮薇轉世的珍妮佛(Jennifer)糾纏不清,不然這部在蘭斯洛變成黑人後若又加入酷兒元素,該是多麼酷——迪士尼頻道啊,玩得還是不夠大!

十人十色,各有所好——每個作家、編劇、導演都能在亞瑟王傳說中找到自己喜歡的部分,加點自己偏愛的料,煮成新的故事。於是亞瑟王這個傳說人物,在無數創作中以各種形象、於各個時代出現。

往後,亞瑟王也應當會繼續「百變」下去。他將以什麼面貌登場?我預測不了,不如各位幫他/她構思一下吧。

 

.推薦連結

Wikipedia: List of films based on Arthurian legend

 

.相關文章

逆流奇幻——向公視、英雄、西方中心說再見

黑白研究院:讀書室小說

黑白研究院:放映室電影v.s.原著

 

豆列:亞瑟王(百部亞瑟王影劇列表)

IMDb List: King Arthur 100

 

.最新消息

烹鶴報:讀書室

烹鶴報:放映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