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5.24 東亞四地書的新文化

「日本 南韓 台灣 大陸 綜合

我是在升大三的暑假讀這本書。還記得開學上設計,老師竟提到它,當時還真有點「啊,心有靈犀」的感覺。不過這些年來漸漸發覺我的設計嘗試很失敗,我還是要活在字海之中,不是嗎?

出版外行人一點無聊讀後感,三年後才寫出。見笑了。

 

 

日本:網路依賴與純文學沒落

.閱讀與國家

本世紀之初日本無疑仍是東亞首善之區。

江戶時代以來的大眾閱讀風氣無疑是日本的特產──從一九五八年抱小孩婦女在火車上讀書到一九八〇年代電車通勤族人手一本雜誌,這個「日本風景」總讓外國人津津樂道。

中世紀採用「素讀」方式提高日本識字率,江戶時代私塾普及,明治維新後又為西化大量翻譯書籍、開辦義務教育,自此日本無人能捨棄閱讀──單在一九三五年就發行了四萬種書、七萬份以上的雜誌。

閱讀一度被認為是日本躋身已開發國家的利器。

 

.娛樂世代告別「讀」癮

然今天日本人在電車上不讀書了──他們人手一支行動電話,沈迷於小小的螢幕之中。

目前日本出版的種類仍在持續增加,但總銷售量及市場卻逐漸萎縮;純文學及古典、人文社科書籍銷量嚴重下跌,這種改變使人文類出版社和大學出版社瀕臨倒閉,究竟是福是禍?

評論家加藤典洋認為,人們並沒有停止閱讀印刷品,只是內容由有益卻無趣的書籍轉向圖像化且娛樂性高的漫畫或情報誌。作家永江朗則指出,目前日本出版界努力尋找的兇手無非是網路與手機的普及、新式連鎖舊書店(如Book Off)在日本各地擴張、公共圖書館為了迎合大眾讀者而變質、出版業本身素質降低、讀者的求知慾持續下降。

而定價(不二價)販售和委託銷售制,是讓出版業以新書養滯銷書,惡性循環罷了。

 

.網路時代的轉機

網路時代當真一無可取?

富田倫生創立的「青空文庫」將版權過期文學作品納入電子圖書館,並協助日本工業規格文字編碼委員會修訂JIS編碼,正代表了網路時代無政府、無界限的理想性。

加藤典洋則對印量低於三百冊的書感興趣──這類小眾讀物和網路文化或許是日本公共文化(以三千冊印量為象徵)革新的契機。

網路不是毒藥;甚至有人說「讀」癮愈深愈依賴網路──電子化使書籍更易於管理,並改變了人對「書」、「書籍販售流通」的觀念;世界正在改變,「書店」的定義亦被解體,可以虛擬化或結合其他商業行為、藝文活動。

台灣也可感受到的,是「維基百科」日文詞條之多顯示日本人有多樂於沈浸文字中。而去年《天下雜誌》報導日本在早上正式上課前加入「閱讀時間」的學校愈來愈多……

新書銷量衰退便代表人們不讀書嗎?或許只是閱讀方式改變而已。

 

 

 

南韓:崛起的理由

.和台灣相似卻又迥異的背景

進入廿一世紀以來,輿論常將南韓與台灣相比──為何如此?只因同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非也!若說兩處在二十世紀的處境相似,你訝異嗎?

脫離日本殖民後陷入內戰、在美蘇扶植下分裂為兩個政權(這邊先把毒派觀點拋到一邊),接著美軍基地建立、美援到來、強人政治與白色恐怖……再到二十世紀末經濟起飛後的民主化──簡直如出一轍!但為何如今國民所得是南韓高於前此領先的台灣?

除了政策,或許心理因素也值得一提。

面對北韓,除核武與金屬礦藏,南韓具有人口、經濟、糧食、氣候上的絕對優勢;台灣卻對上人口達台灣六十倍之譜的中國大陸,島上居民只能恐懼其強大的經濟吸力與深具威脅性的武力。

於是在這一傲一懼之間,兩地的境遇也有了差異。

 

.中堅的三八六世代

對今日的南韓而言,生於一九六〇年代、在一九八〇年代念大學的三八六世代,具有與台灣五年級生相若的文化立場與社會責任──

他們反對一九八〇年代的威權統治、引進左派學術書籍並促使南韓走向去中國化──要知道以前韓文夾有大量漢字,「全韓文」是在一九八〇年代才逐漸擴及整個南韓。

三八六世代去中國化(勿以此做為去中國化的理由,朝鮮人不是漢族)、反對全盤西化時,也求追本溯源──藉由韓國研究(如朝鮮王朝再評價、韓國生活史等)和大河小說(如曾改編為電視劇的朴景利作品《土地》)重新建構「韓國」。這一代人對韓國的一切深感自豪;他們的驕傲扭轉「西方最好」偏見,但對華人與日人來說,韓國對傳統的自信未免膨脹。

 

.「韓流」的建立

講到韓國經驗,最不能忽略的就是政策。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提及台灣輸出蝴蝶蘭快拚不過以國家政策鋪盤的荷蘭──如何用「國家」的力量培植產業?韓國投入電子及影視產業,靠的是國家的資金與政策,看看紀錄片《國家的遠見》就明白韓國的野心與力量──以歷史背景製播的電視劇如《大長今》除本國文化內涵外,更重要的是企畫之初就以全球女性都會同感的女性職場奮鬥作主軸;為了拓展電玩業,韓國政府更舉辦大型賽事、鼓勵企業贊助職業電玩隊伍!

而韓國的出版業除了國家力量,更得力於民間自發性運動:二〇〇三年,由李起雄推動的坡州出版都市正式啟用──這個達四十八萬坪的出版園區,擁有符合環保標準的生態環境、一應俱全的設備和設計感十足的外表。怎麼來的?韓人集資十五年創造。在一九九七金融風暴我們以中小企業僥倖逃過而訕笑他們之時,他們就已預備了廿一世紀的崛起。

那深植於他們無畏的自信。

 

 

台灣:早衰的出版

.懷念或抗拒──純文學世代衰頹

一九七〇、八〇年代是台灣的理想主義時代。

流行音樂先民歌後搖滾──兩者皆以「唱自己的歌」為尚,諸多經典創作傳唱至今;表演藝術領域,劇場邁入創新時代、電影則有「台灣新電影」;視覺藝術領域,設計與裝置藝術興起;政治方面,學運促使政府解嚴;文學則有鄉土論戰。

多年後四五年級生回憶起那個時代,總愛說:

那是個美好的時代!

是啊,報紙不八卦,關注藝文與民生;社會雖在戒嚴中,卻充滿理想……

談到出版業,文學出版五小──純文學、洪範、爾雅、九歌、遠流──正值極盛期,後來人都說那是台灣人閱讀純文學的遠多於今日。

緣何如此?這個本土出版業僅發展五十年的小小島嶼,正面臨俗文化的衝擊──或許這是菁英文化至大眾文化的過渡、對填鴨教育及混亂政局的反撲……

我們來到了矯枉過正、過猶不及的迷亂後現代。

你對純文學是懷念或抗拒?無論如何,純文學在此已然衰頹。

 

.兩極化──大眾與小眾之爭

M型社會」成為當下流行語的同時,出版界亦出現了「M型現象」──

這是個不雅俗共賞的時代,即便有設計師、歌曲創作者努力將中國風物或更純粹的「台」納入流行文化,仍流於浮面。這是個漢聲雜誌與哈利波特共存的時代,多數國中生只知有侯佩岑不知有侯孝賢。

傳統文化急遽流失,對上麥當勞、好萊塢電影、微軟全球化的大舉入侵,《色戒》、《斷背山》挾「台灣之光」聲勢在媒體強大宣傳下成顯學,但多數人在觀影翻書後卻感敗興。

人人都可以佯裝斯文對張愛玲白先勇學舌,到頭來卻似周杰倫硬要在《不能說的秘密》插入「情人的眼淚」──讓人看了啞然失笑。但在「多元文化」潮流下,懶得大張旗鼓高倡雅部更勝花部;於我日本漫畫要比崑曲來得親切。

不過我並不否認自己喜歡文字密度高的《華夏人文地理》(剛創刊時)甚於文字空泛的《Ppaper》;想讀《漢聲雜誌》甚於《野葡萄》……

開始玩anobii吧,瞧瞧哪類書籍是網路世代的最愛,或者……

 

.簡體中文入侵──面對中國大陸

這個島自鄭成功登陸鹿耳門以來,就得不停面對來自海峽對岸的衝擊;近年在半世紀的軍事對峙後襲來的不只是沙塵中挾帶的煙硝味,更強的是經濟與學術上的衝擊。

莫言來台北當駐市作家時曾說對岸純文學或學術界的出版景況要比台灣好太多──中文系人手一本,銷量便有數萬之譜。唉,是的,就連出版業也不得不面對海的那一邊──挾龐大市場優勢,簡體書在廿一世紀大舉侵台;簡體書做為參考資料,迫使文學院學生無不會讀簡體字。

在《哈利波特》比本土純文學書好賣無數倍的台灣,對岸以低價、不間斷的出書量適時填補了台版學術、純文學著作的疲軟;雖然對岸仍受出版審查制度箝制,但憑翻譯數量與各類著作的產出,這個小島已無法拒絕簡體中文入侵。

 

 

 

中國大陸:新紀元

.文革是陰霾也是資產

如果說韓國有三八六世代、台灣有四五年級生作為中堅,那大陸最具影響力的無疑是一九五〇年代出生,成長於文革之中的人。

這群人中有陳思和所稱的知青作家;他們在一九九〇年代書寫文革經驗撼動華人文壇,進入廿一世紀後又轉以諷刺之比轉描經濟起飛後的荒謬現實。這群人中還有著名的「第五代導演」;國際社會透過他們的鏡頭接觸中國。

倘若仍對於文革對整個大陸的影響不清楚,不妨讀劉心武的〈五‧一九長鏡頭〉──劉氏將大陸缺乏禮義的怪現象歸咎文革,並對幸災樂禍的港台觀點提出批判。

但就文學與整個當前社會轉變的力量來說,文革這個陰霾不是沒有貢獻,比如傷痕文學,比如九〇年代張煒、韓少功、李銳等人的著作,就是從那悲慘的可笑荒謬的十年出發。而文革除了激發出更多藝術、文學創作,或許也讓人們更珍惜現在擁有的,即便「資本主義怪獸」又大舉入侵。

 

.新紀元──大國崛起

當中央電視台被官方授意以「大國崛起」為名拍攝紀錄片,就不難明白他們的意圖;相較於台灣公視紀錄片《國家的遠見》以小國在能源、農業、科技、教育、文化創意產業、社會制度、都市更新為主題,講究「小而美」的創新思維,《大國崛起》是波瀾壯闊、講求大氣魄、意欲成為新霸主的。

在這個時代,大陸的知識份子紛以「立言」為尚、出版業不但民營出版社興起,通路也不再是官方的新華書局一家獨大,在資本的機制下,大陸的視點漸漸變得多元。

 

 

.兩岸消長與華語主導權地位

當然大陸的強壯對台灣也產生一些威脅。

最明顯的莫過於大陸「改革開放」重新與世界接軌後,台灣失去了華語文化的詮釋與主導權。不論是娛樂或學術方面……

在大陸鎖國之後,一開始佔華語文化圈領導地位的是香港。戒嚴時代的台灣,沒消除戰爭的陰影,出版審查制與貧窮的社會,資源略遜英國殖民的香港,香港有什麼?有邵氏出品的電影、大批旅港作家與學者;但在台灣經濟起飛之後,相對於香港的土地與人口優勢,華語文化的主導權一度東移到台灣,台灣的流行文化更傳入文革府甫結束的大陸,從鄧麗君、民歌到九〇年代的流行音樂。台灣也曾成為世界中文學習的中心,澳洲總理陸克文還曾到師大留學呢。

但九〇年代之後中國大陸的高速發展,使台灣失去了這個優勢。一開始是大陸壯闊的影城與眾多的臨時演員(他們叫「群眾演員」)使台灣只能侷限在攝影棚內的古裝劇相形見絀,接著外國人要學中文都選擇了大陸的簡化字系統……

當簡體書引進台灣販售之後,台灣人在享受其低價之餘,心中也生出些許悵惘。

 

 

 

東亞四地:危機與轉機

.網路讓交流更頻繁

一部今天在日本首播的「新番」,世界其他地區幾時可觀賞字幕版?答案是七天內!這早已不是新聞。但我們現在要討論的是這種因「免付費」而使製作者聞之色變的交流方式,真有那麼恐怖嗎?

二〇〇七年德國和波蘭一度查禁當地的網上字幕組,若有日政府來查中文字幕組,想必會發現更令人驚異的事實──

第一,字幕組成員來自兩岸三地。

第二,享受字幕組翻譯成果的網民來自兩岸三地。

第三,有些字幕組成員甚至是正版片商的翻譯。

傳播變得迅速、流行變得同步,甚至早就跨越了政治與國境、語言的限制;日本影劇透過這種方式,以令人咋舌的速度在西歐、東亞、北美闡揚日本文化。

除了這種跨國境的文化傳播,更有趣的是網路讓受眾可以跟創作者直接溝通。

舉個例子,《交響情人夢》(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這部改編自當紅漫畫的二〇〇六秋季檔電視劇,由於原作後半段主角赴法留學有製作困難,本來只打算製播一季,但由於官方網站留言板湧入近萬筆觀眾留言,要求拍攝續集,二〇〇七年夏富士電視台終於宣布製作特別篇,並於二〇〇八年年假期間播出。

早期要同偶像藝人溝通,必須像《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嫌われ松子の一生)中的松子,寄大量歌迷信給對方,還極有可能永遠得不到回應。當時若想製造輿論影響演藝界,必須徹底掌握媒體──比如小報捕風捉影。

但今日這變得簡單許多:只消在日本的2CH、台灣的PTT、大陸的天涯放個風聲,明天搞不好就上新聞……網路的即時性、普遍性使資訊交流變廣,更讓各組織、公眾人物紛紛成立官方網站與部落格、社群帳號,與大眾互動;喜歡外國影星者不必再像八〇年代耗費鉅資買雜誌,GoogleIMDb就是廿四小時新聞台、資料庫,連早期的二乘三吋小照片都已落伍──現在按一下右鍵另存不就OK

不過也因提供資訊者太多,難免出現許多令人尷尬的假消息,利用這個全球資料庫時得多加留意。

 

.漢字文化圈的共同價值

一八六八年明治維新及其後的種種近代化政策使日本成為東亞唯一的先進國家,而延伸自江戶時代的庶民文化更逐漸演變成獨佔東亞鱉頭的流行文化。

儘管韓流有下滑之趨勢,但以低於中國浙江省的人口、遜於日本的國民所得,「韓流」席捲東亞不啻是南韓締造的奇蹟。

華語是東亞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以華語製作的流行文化產物先天便具有市場優勢……

日系、韓流、華流是恆動的、交融的、彼此影響的──當小丸子的童年成為東亞青年的共同記憶,裴勇俊與周星馳在東亞各地甚至中日韓僑民聚居地都受到巨星級待遇……在在皆明示三者間交流頻繁更甚與歐美流行文化之間互動。

歐美能接受的歐亞流行文化是什麼?不是小丸子而是日本奇科幻動畫,不是少林足球而是韓國電玩,不是大長今而是張藝謀的白爛古裝電影──為何歐美觀眾看小丸子會覺得不明究裡,但東亞人人都能為小丸子與家人、同學微妙的互動會心一笑?

不可否認漢字文化圈具共同價值觀──早在儒家與漢字、大乘佛教一路由中國東傳,漢字文化圈便有了共同的文化背景與表達詞彙。影響至今,除了東亞,世界其他地區仍難以理解儒家文化特有的家庭觀、道德標準與升學主義。

漢字也影響了東亞的排版、書寫方向──在西化之前,東亞的印刷品都是直排。

Disconvery主持人伊恩來到台灣眼見記者都以橫書筆記,不禁憂慮西方文化強勢入侵打亂東亞原有步調──這以後現代的觀點視之,或可說他和那些憂心「混合」風格打壞部落「原始」藝術創作的人類學家一樣,多慮了。

漢字和印歐語系的文字系統大相逕庭:其一,漢字雖有表音成分,但在訊息傳遞上表義特質亦強──這致使今日中、日、韓的通用語各以不同的發音唸同一個字,或是在同一種語言裡出現漢字的「一字多音」現象──就是這種特性使漢字在數世紀前通行廣大的東亞;其二,漢字的「方塊」特性使其在書寫方向上自由度較高,日文的假名系統與韓文也大致繼承這種特質。

而今除中國大陸疑因採用漢語拼而放棄直排之外,東亞其他地區仍是直與橫並行的狀態──網路和筆記用橫書,文史書籍仍以直排居多;當排版軟體InDesign出中、日、韓文版時,都沒漏掉直排功能。

習慣西方思維模式的歐美人士可能無法理解漢字這種特性,好比漢字從前也有橫書,只是書寫方向波斯文般由左至右;目前橫匾和春聯仍保存這一點。

日本作家小野不由美在《惡靈系列》(悪霊シリーズ)中也曾用「早期日文橫書方向」提高主角推理的困難度。

但書寫方向自由,或許就是漢字的優點之一。

即便有某些共同的價值觀、文化傳承,仍無法忽視東亞地區除二戰傷痕造成的政治情結外,也有經濟發展落差造成的心結──若說戰爭成中韓的排日心態,經濟則締造日本流行文化神話與東亞各地的哈日瘋。

其實我們都忘記日本也曾以劣質品出口換取經濟成長,一如廿世紀下半的臺、韓與廿一世紀初的中國大陸。

亨利.波卓斯基(Henry Petroski)在《鉛筆》一書中提及日本在一九二〇年代傾銷劣質鉛筆到美國,到一九五〇年代歐美仍普遍有「日本出便宜劣質品」的觀念,像Eric Newby和友人在阿富汗挑選煤油燈時,之所以選擇日本或而非歐洲製品純粹是因為它「便宜」──讀至此不難發現當今亞洲開發中國家走的就是早期日本的路子。

廿一世紀初,臺、日、韓時有「中國黑新產品」新聞;中國大陸,似乎正滿足鄰居對「落後國家」的想像。這些新聞爆發使人們一面擔心自身安危,一面也繼續劉心武在一九八〇年代提出的「對中國落後幸災樂禍」心態。

二〇〇七年夏天,兩則新聞似乎是諷刺東亞各地「日本‧中國」情結──

日本北海道特色產品「白色戀人」竟是過期黑心貨,而喧騰一時的中國大陸「回收紙製肉包」則是虛構新聞。

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大陸產品一定安全,但東亞形勢正在改變,各地差距也漸形縮小。

 

.輔導轉型是唯一解決之道

儘管解構主義者可能會提及東亞各國文化共性不見得高於西歐各國,但不可否認東亞次大陸的地理特性造成一個有共同文化遺產的區域。

翻開韓國著名的古典愛情小說《春香傳》(曾被日本少女漫畫團隊Clamp改編為漫畫,南韓亦將之搬上螢幕改編成高中生愛情故事)上世紀初在韓國流通的漢文版(與韓文──諺文版並行),讀者將發現這是用漢字寫成的(原文的韓文只用於助詞,讀起來還滿好懂的);台灣觀眾也可在日本影劇中耳聞發音近似閩南語的「了解」、「世界」、「大學」。

雖然韓國已遺棄漢字,仍難以擺脫漢字「多字一音」、「一字多音」、「表義」的特質並為之頭疼。這並不代表漢字優於韓文──這麼說來未免嫌有文化優越感──只是東亞傳統文化的潛在影響難以消除。

全球化是危機也是轉機。在網路和流行文化的浪潮之下,東亞各國傳統特質重合部分造成的親切感和便利性,促使東亞各地交流更頻繁。

而現下讓東亞各國政府煩惱的影音網路流通(日人亦淪陷於Winny的誘惑)與市面盜版問題,或許也有解套的辦法:

轉正版。

台灣人或許都記得過往海賊版日漫氾濫的時代──不少台灣合法業者當初都是盜版漫畫出版社,經歷九〇年代初的轉型,才有今日合法漫畫授權出版的景況。當今台灣代理日漫甚至不乏印刷和日版不相上下者──如《浪人劍客》東立台版題字據說連原作者井上雄彦也稱讚。

盜版出現正說明此商品有市場,而網路跨國流通更大原因是有翻譯者引介──如能整合這種人才,建立價格合理的正版版權物流通機制,相信盜版市場和經營者亦會「轉正」。

日本影劇之所以透過網路流入東亞其他地區,除了網路普及、網友欠缺版權觀念之外,亦有兩大主因:

第一,以國民平均所得來看,日版價格對東亞其他地區人民來說過高。

第二,日本自身對「版權」觀念的過度詮釋,使他國業者取得授權遇到莫大阻礙:如版權所有者對外國進口商的姿態過高、對肖像權的執念(如傑尼斯不合時宜的態度)、連續劇播出時配樂版權需另行購買等……

至於中國大陸出產的正版影音產品之所以不受歡迎,則和日本恰恰相反──正版品質太差。

好比DVD壓縮率太高使影片解析度和音效過差,又沒有「附錄」這種福利,使網友有「買不如抓」之感。

未來這個問題會脫出或陷入泥淖,端看東亞四地的智慧。

 

.註

這篇文章其實綜合這幾年來我逛CIA、巴哈、PTT日本相關討論板與對岸網站吸收的好些莫名其妙資訊,並參考了友人isme的經歷、在課堂上讀到的文章、公視事播出過的紀錄片及圖書館晃遊偶然接觸的書本等,有些我甚至已忘了資料來源,謹向以上單位與isme致上十二萬分謝意。

 

.相關文章

黑白研究院:讀書室紀實

 

.最新消息

烹鶴報:讀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