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2 update

'06.2.7 黃晳暎:悠悠家園

文本 允姬的繪畫小辭典 還有……

那是一九九八年的事,賢宇出獄,接他的是外甥。

十八年的鐵窗生涯,重返人間後,這世界再也不同:母親不在了,情人故世了,就連電話都變得可以隨身攜帶!而賢宇自己亦由英挺的學運青年,成了對新時代毫無用處的前科中年。

故事要由賢宇重回當年他和與允姬藏匿的野尖山才正式開始──翻閱允姬遺下的畫作與自白,賢宇的回憶不斷湧現,讀者亦藉由閱讀他們的理想與無奈,回溯了八〇年代的南韓……

 

.昨夜的一場紅色的夢

黃晳暎透過賢宇與允姬的愛情故事帶出韓國學運史上著名的光州事件及後續的社會運動,這並不是多稀奇的故事架構……但其實一切歷史場景不僅是想像,更是作者的親身經歷──黃晳暎一九四三年生於日軍佔領下的長春,學生時代便投身抗爭活動,曾被強徵去越南戰場,自言「父親那代被日本徵去搞大東亞共榮圈,我們這一代被美國徵去搞冷戰時代的Pax Americana有何不同」,於是他參與光州抗爭,又至德、美、等地建立文化運動組織;一九八九年起四度到訪北韓,其後以統一運動家的身分滯留歐洲,一九九三年四月歸國旋即下獄,一九九八年方遇赦出獄。

黃晳暎在當代韓國文壇的重要性,當然不僅止於特殊經歷;他的重要作品有:歷史小說《張吉山》、檢視越戰的《武器之陰》──但被介紹到臺灣的長篇小說也僅有《悠悠家園》。

「悠悠家園」──黃晳暎在自序中說,此非指賢宇和允姬同居的野尖山,而是人們汲汲追求的「理想國」;在二十世紀的忐忑動盪中,雄性動物造成了東亞的地獄;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各自的擁護者,以何面對理想的破滅?是反思的時候了。

 

.青春一去永不重逢

《悠悠家園》的一雙主角賢宇與允姬,一生一死,各佔一條主線──賢宇這端是一九八二年入獄前的民主化運動和逃亡、十八年的牢獄生涯和一九九八年處於金融風暴中的韓國;允姬這方則代賢宇補白了八〇年代末九〇年代初逐漸民主化的南韓,並以統一前後的德國作比對──黃晳暎早在一九八五年就曾發表紀錄光州抗爭的劇本《越過生死,越過時代的黑暗》,這回在《悠悠家園》中,他亦對學運世代做全景式的描繪──不僅有縱的歷史描寫,更有橫向的跨階層人物素描:

賢宇出身寒素,在大學讀書搞運動,坐過牢上過前線,又在躲警察時混跡工人之中,最後落腳山中農村在允姬幫助下藏匿;允姬表面上是極個人主義的美術老師,但妙就妙在她為何要幫賢宇這個素未謀面的革命青年──原來她父親也曾是共黨一員,國家分裂後避居南韓,抑鬱以終。和賢宇分離後,允姬亦開始參與學運(即便她始終不承認自己是其中一員),遇見反叛國會議員父親的革命青年、一心革命而休學投身工廠的大學女生;但允姬自己的妹妹卻是乖乖讀書工作、不問世事的人。

革命不是多夢幻的事,多年後賢宇終於出獄,回顧當年一同搞革命的夥伴,有的和他自己一樣,不知如何填補自己在獄中來不及參與的一切,亦不知以何面對當下;有的早在當年就提前告別這個世界了;還有一部份人的現在官運亨通,飛黃騰達,理想嘛大概就像《替天行盜》那個豬頭富商講的:「三十歲之前不相信左派,那你是個沒有靈魂的人;三十歲之後還相信左派,那基本上你是個笨蛋。」

 

.多少的往事堪重數

殘酷的反省貫串了整部《悠悠家園》(海報 預告片):八〇年代末允姬在柏林遇見了兩個人──一位是生態專家,後來在自己最痛恨的高速公路上超速車禍而死;一位是不得志畫家的遺孀,最後因酗酒進了療養院──都是革命變調後的結果。而允姬自己呢? 就作者在序言中的解釋──在追尋樂園的過程中,她像東亞的文明一般,失去了母性。

允姬後來回到她原本決心告別的野尖山,臨死前留下這麼一段話給賢宇──「你在那裡,而我在這外面共度了一個世界.歷經很多辛酸,但是我們跟這所有日子都妥協和解了。」

在《悠悠家園》之前,因為牢獄及其他因素,黃晳暎的寫作生涯有十五年的空白;他說他「在裡面和外面冷靜客觀地目睹南韓社會慾望明滅過程」,悠悠家園便是一份報告書。這份報告中,他並不是站在全知的角度告訴讀者歷史是怎麼一回事,而是從渺小的個人出發,透過角色們的生命歷程重新檢視已逝去的那個「世界」──那個知識青年追求「明天會更好」的八〇年代

《悠悠家園》一九九八年起在「東亞日報」連載年餘,被視為文壇盛事,其後東亞四地都出版了單行本;二〇〇五年底,改編自《悠悠家園》的同名電影開拍,由池珍熙與廉晶雅主演──相對於深沉的小說原作,電影非但沒有撕開流行文化的糖衣,反而淡化了近代史的省思,將主線導向愛情悲劇──允姬的柏林之行付之闕如,教人感受不到攝製的誠意。觀看黃晳暎筆下呈現的韓國,原應是比婁燁的《頤和園》更震撼的觀影經驗,但如今餘下的只有嘆息。 

此外,譯者陳寧寧除開黃晳暎在台出版的兩本著作都是由她翻譯外,她旅韓期間與作者本人的生活圈重疊,也因而與作者建立交情──想知道更多背後的故事,不妨去圖書館或舊書攤找找已絕版的光復書局「當代世界小說家讀本」第三十二冊《黃晳暎》,翻翻陳寧寧寫的序,看看黃晳暎青年時代的照片──

因為這層過去,我斗膽猜測《悠悠家園》中文版應該還是領略過八〇年代韓國的陳寧寧,譯筆更勝上海譯文的簡中版吧。

 

文本

오래된 정원 황석영(창비 2000

懐かしの庭 青柳優子譯(岩波書店 2002)  

悠悠家園 陳寧寧譯(印刻 2002

故園 張建威 梁學薇譯(上海譯文 2005

作者後記

 

.允姬的繪畫小辭典

p.61 我想起來了……那是松節油的味道。允姬習慣抓著兩三枝筆擠顏料管時加的油,允姬身上老是有那種味道……/p.212 允姬放下了筆站起來,然後突然跑過來兩手抓著我的頭,拉進她的懷裡,我感受到她身上強烈的松節油香味。

松節油 Turpentine oil 一般用作油畫顏料的稀釋劑,會慢慢蒸發,加速油畫顏料的乾燥以利層層上色。

p.64 我整天翻著波什和布呂蓋爾的畫冊看,波什絕望般的地獄惡夢和布呂蓋爾所畫的務實農景……

波什 Hieronymus Bosch (原名Heroen van Aken,約1456-1516),尼德蘭(荷蘭)畫家,又譯「波許」、「波希」。其畫作背離當時的古典主義精神,以奇詭、非現實的主題著稱,最知名作品是《世俗樂園》(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1505左右)三屏畫。

布呂蓋爾 Peter Bruegel the Elder (約1525/30-1569),尼德蘭(荷蘭)畫家,又譯「布魯格爾」。曾遊歷義大利,作品採用透視法與空氣遠近法,但卻以農民為描繪主題,代表作有《鄉村婚禮》(Peasant Wedding1565左右)等。

 

p.77 他給我日文的文庫版畫集,我保留當成最珍惜的一本書;那是哥雅的銅版畫集。

哥雅 Francisco de Goya 1746-1828),西班牙畫家,一七八〇年代起可說領導了該國畫壇。早年主要繪製宗教畫及肖像畫,晚年因拿破崙戰爭等因素,畫風漸趨陰鬱;允姬珍藏的畫冊可能收錄了《狂想曲》(Los Caprichos1799左右)或《戰爭災難》(Los Desastres de la Gerra1812-1815)系列版畫。

 

p.277 我沒有像教考生一樣,要他畫朱利安、維納斯石膏像之類的……

石膏像 石膏像乃西方美術史上知名雕像的仿製品,色白便於供學生練習素描;坊間如允姬開設的小畫室多為胸像,國內某些大學美術系有三公尺以上的大型石膏像。

朱利安(石膏像) 米開朗基羅所做的Giuliano de' Medici雕像;Giuliano de' Medici國內多直稱「梅第奇」,將名字「朱里安諾」略去。

維納斯(石膏像) 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是古人喜愛的創作題材,故維納斯雕像有很多種。一般常見的是「米羅的維納斯」(Venus de Milo「卡比多里的維納斯」(Capitoline Venus

 

p.406 那時我很晚才開始對中國透過魯迅為中心而傳開的木版畫有了興趣……

魯迅與中國木版畫 一九二〇年代中國左翼藝術運動勃興,尤其得力於既是精神領袖亦是收藏者的魯迅──在他的倡導下青年藝術家將木版畫視為表現社會現實的新手段。魯迅為何提倡這種創作方式?追根究底,是看上版畫易於印製、傳播的特質。

p.431 裡面是克特.柯爾必茨托著下巴的石版自畫像。/p.508 我正在看一度遺忘的克特的最後一張石版畫。

克特.柯爾必茨 Käthe Kollwitz 1867-1945,又譯「柯爾維茲」。自畫像 ),德國畫家,表現主義先驅,女性。自認是寫實主義者,代表作是描寫十六世紀農人反抗事件的版畫連作《農人戰爭》(Peasant's War,1903)。

p.435 我看作品看得出出抽象表現主義的顏料痕跡……

抽象表現主義 Abstract Expressionism 1940-1950年代盛行於美國,一般認為這是一種態度而非風格──好比波拉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的滴畫和羅斯科Mark Rothko1903-1970)的平塗大塊面實在看不出有何關連,但可以肯定的是,抽象表現主義畫家以抽象畫的形式具現情緒或感覺,作品多帶有狂熱能量和極限主義,並繪於巨幅畫布上。

本段參考資料:

油畫,Parramón's EdiyorialTeam著/李佳倩譯,三民書局,民八六

版畫紀程──魯迅藏中國現代木刻全集,上海魯迅紀念館 江蘇古籍出版社編,江蘇古籍出版社,民八十

世界藝術史,Hugh Honour / John Fleming著/吳介禎等譯,木馬出版,民九十

藝術開講,Robert Atkins著/黃麗絹譯,藝術家出版,民八七

魯迅.中國新興版畫.臺灣四〇年代左翼版畫,陳樹升撰,臺灣美術期刊第4446期,民八八

 

 

還有……

報導→

大院子:站在歷史現場的作家

出版之門:台出南韓作家黃皙暢銷小說中文版

台北市雜誌同業公會電子報:郝明義、初安民引發另一波韓流

臺灣立報:文化交流 書展吹起韓國風

書評→

Erreur:知識份子的悲情

 

黃晳暎→

吹鼓吹小站:兩位優秀的南韓作家

innolife.net:黃晳暎的作品世界

極限狀態下的政治感覺:黃晳暎《客地》

 

韓國背景知識→

光州事件

大韓民國年表

韓國行政區劃

韓文

韓國漢字

 

韓國純文學與韓國文壇→

《東亞四地 書的新文化》

大院子:韓國文學的百年光影

文學城:韓國人的文學

劉紹鈴:誰還吃酸模?

 

臺灣作家提及《悠悠家園》的文字→

駱以軍 林文義

 

電影→

movist.com - 오래된 정원 (2006)

預告片

韓國報導 2006-3-27

日本報導 01 02 03

中文報導 01 02

 

.相關文章

書寫,一種紀念儀式——盲眼刺客v.s.贖罪

民族主義下誕生的男孩

黑白研究院:讀書室小說

 

.最新消息

烹鶴報:讀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