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喜歡地理雜誌勝於設計雜誌,也難怪走設計這條路半途而廢。
但在華語圈,地理雜誌的發展是一條坑坑巴巴總修不好的路。我曾熱愛《大地》和《華夏人文地理》,今日她們都已不存。
為什麼它們生命如此短暫?我相信這是許多讀者心中共同的疑問,但我並不想去解答──那些經濟的、社會的分析,我不想再碰觸。我只能在這裡緬懷藉由他們接觸世界的時光。
幻象一般的時光。
可能是體育課偷溜到圖書館期刊室讀《大地》,也可能是放學後站在那家現在已經關門的書店一樓翻剛創刊的《華夏人文地理》──那時我是多麼想環遊世界啊,就算在紙上也好。
感謝她們讓我臥遊了滇西縱谷、黃土高原、奇萊山巔,又去了趟絲路、四姑娘山,與一九八〇年代北淡線尚未拆除時的淡水。
那些日子,如今只能在舊書店回味……
應該有很多人會懷念《大地》。
臺灣本土的地理雜誌的確不只一種,但《人間》存在的時間只有短短兩三年,《世界地理雜誌》以翻譯文章居多、內容又淺得近乎旅遊書,長期關懷臺灣本地風物的地理雜誌,只有《大地》。
《大地》創刊於解嚴前後的一九八八年四月,最初的副標是「中國的國家地理雜誌」──年輕的朋友聽到這個口能要皺起眉頭,但先記住那是剛剛開放兩岸交流的時代啊,無論《人間》或《大地》都迫不及待想補上四十年的知識缺口。
我從高中時開始讀《大地》,大學以後還常到舊書店挖寶──
不知道還有誰像我這樣,喜歡翻查老舊報章雜誌,尋覓社會變遷的脈絡。手邊最舊的《大地》是一九八八年十月出刊的第七期,最主要的專題是「華人四龍頭」!相片中台北,是鐵路地下化、捷運出現之前交通最黑暗的台北;相片中的北京,是胡同還很多、大樓還很矮的北京;相片中的香港,是英國警察街頭站的香港……同一本雜誌還可窺見九二奧運場館興建中的巴塞隆納!
《大地》確確實實有著地理雜誌以相片將瞬間凝作永恆的魅力──對生長在臺灣的我而言,她記錄時代的價值,或許比《National Geographic》還高:
▲ 從一九八八年到二〇〇一年,各個時期的「大地」。
在一九九一年六月出刊的三十九期中,可以讀到李乾朗的〈臺灣洋樓記事〉;一九九二年四月出版的第四十九期由劉克襄帶讀者認識昆蟲……乃至後期切合時事的學者論壇、讀者投書與回味臺灣舊時光的老照片專輯,大概沒有比這個更適合臺灣人的地理教材。
試想,當一個中學生隨她漂流過黃河、走過馬公老街、將熊貓的一舉一動與萬金天主堂的聖像印入腦海,地理常識又能糟到哪去?
◀ 臺灣風物佔重要篇幅的「大地」。
不過這一切在二〇〇五年夏天結束。
《大地》的消亡,據說肇因於訂戶的大量流失。我不想討論這是否有黑幕,只想問一個問題:
提到臺灣,總會說此地有二十四小時營業的誠品書店;或許華語圈的文化人現在還會說這兒有《印刻》雜誌,有《Ppaper》──但我硬是不能懂,一個介紹深層文化的地區性地理雜誌乏人問津,卻以包裝光鮮的設計品聞名之處,是怎樣一個所在?
或許你會說:至少我們還有《經典》。但那些站在書店翻《大地》的時光,難以拋卻……
世紀之交,中國大陸推出兩種地理雜誌,想把她們捧成「中國的國家地理雜誌」──他們可能不知道,這個宣傳詞在二十年前就被《大地》使用過了。
這兩種雜誌中較為人所知的是由《地理知識》改組的《中國國家地理》──她紙薄封面欠設計、內容較譁眾,不投我緣,真正為我所愛的是在繁中版出不到十二期就收攤的《華夏人文地理》。
《華夏人文地理》創刊於二〇〇一年二月,據稱源八〇年代的雲南雜誌《山茶》,改名改組後最初是雙月刊的形式──
這本雜誌和《National Geographic》一樣是十六開,且每期都以精彩的少數民族肖像照當封面,封面標題還燙銀,擺在書店的雜誌架上如此出眾,一下就抓住我的目光。
▲ 創刊初期的「華夏人文地理」是我心中最美麗的地理雜誌。
第一次買《華夏人文地理》是二〇〇一年六月。第三期封面是神氣的岜沙槍手,小標題寫著「飛虎隊傳奇」──我怎麼能抗拒這個誘惑呢?
翻開書頁後,《華夏人文地理》也未曾令我失望。由雲南社會科學院主辦的雜誌,理所當然出現雲南專題:飛虎隊、少數民族、邊疆風景,無不令人著迷──這本雜誌在稿件方面品質良好,從這些作品中,能感受到作者打從心裡愛著自己的主題:
黃焱紅的大漠風光,成為我風景畫構圖的啟蒙;胡武功的陝西景物,引起我對中國歷史的感傷;戈叔亞的抗戰研究,讓我讀到一個研究者對某一特定主題的熱情,甚至可以改正歷史學上的錯誤(二十四拐事件)。還有莊學本的民初西康、趙承安的新疆瀚海、余沛連的開平雕樓……
當然不能遺忘關於痲瘋村、緬北金三角的專題──會關懷這類社會議題的地理雜誌,無疑是精彩且具人本精神的。
但《華夏人文地理》在台灣出現的時間是那樣短暫,短暫到我懷疑是否有臺灣人看過以繁中面貌出現的她。二〇〇四年,快遺忘她的我,竟在台北某簡體書店的架上與她重逢──
她變了一些,不再用回望著讀者的肖像當作封面,「人文地理」那四字亦不再燙銀,編輯部更由雲南改到北京,成了「時尚」雜誌集團的一員。
雜誌還是好看,風格卻大改──這是「四方城」與「尋找盛唐遺風/城記西安」的對照:前者從小處觀察,有種沈靜、出於探險者思考、地區性的美;後者卻跟《National Geographic》、《中國國家地理》比拚似的,所有專題都變大、變國際了。
▲ 轉型成為「時尚集團」一員的「華夏人文地理」。
我開始有「這個雜誌將會愈來愈……」的不祥預感,這預感爾後果然成真。
二〇〇六年,隨著翻譯文章的比例愈來愈高,《華夏人文地理》竟然漸漸轉型為《National Geographic》簡中版!南懷瑾的封面題字消失後,我不再到簡體書店買《華夏人文地理》了──臺灣就有《National Geographic》正式授權出版的繁中版,從封面到內文幾與英文版無二,我又何必浪費錢去收簡中版!
◀ 如今 華夏人文地理已改名「華夏地理」,成為「National Geographic」簡中版。
我是多麼懷念已然遠去的《華夏人文地理》──顯然在資本的操弄之下,她已背離初衷,淹沒在全球化浪潮中。我倒寧可相信她已經死了。
地理雜誌在華語圈注定就是這種命運嗎?
唉唉,你來替我答這個問題吧。